到期劳动合同怎么协商员工离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员工辞职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种: 1、劳动合同期满,员工主动提出不再续签,双方互相不必做任何补偿。一般公司会提前30天征询你本人是否续签的意见,员工应当照实答复是否续签。 2、员工主动辞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提出,双方协商补偿方案,实现离职。劳动部《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只要员工按法定程序提出辞职,用人单位没有任何理由滞留员工,除非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尚未处理完毕或者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的,才可以拒绝办理离职手续。有的岗位因涉及机密等,需要提前通知,但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时间。但是员工必须履行提前30天书面辞职及交接工作等法定程序,否则要赔偿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劳动者擅自离职单位怎么处理:劳动者擅自离职是指其未向用人单位提出口头或书面辞职报告,而随意离开所在单位及其所担任的工作职务或岗位的违法违约行为。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教育劳动者自觉守法、守约的同时还应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和第39条第2项的规定制定好内部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擅自离职的行为作出限制性和处罚性的规定。这种违法的行为往往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用人单位还应依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2款和第90条的规定,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针对擅自离职行为的损失赔偿条款,能计算出损失额的,可要求其按实际损失额赔偿,无法计算损失额的,可约定一个具体的索赔数额。还可依据该法第91条的规定,要求招用该擅自离职、尚未与本单位结束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未到期员工可以辞职。员工辞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劳动合同到期员工可以直接离职吗?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2020.02.25 196 -
劳动合同到期员工不续签如何离职
劳动合同到期员工不想续签的,要提前三十天将书面的辞职申请书交到用人单位的人事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按照离职手续表来办理相关的离职手续。在离职之前,劳动者需要办好交接工作并归还用人单位的物品。离职时,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为劳
2020.09.14 208
-
劳动合同到期员工怎么离职
关于员工辞职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种: 1、劳动合同期满,员工主动提出不再续签,双方互相不必做任何补偿。一般公司会提前30天征询你本人是否续签的意见,员工应当照实答复是否续签。 2、员工主动辞职,应当提前3
2022-03-18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员工不离职怎么办
合同到期了不续签就可以离职啊。但最好以书面形式告知单位,并完成交接工作。如果老板不放人,你可以去申请仲裁。
2022-08-11 15,340 -
劳动合同未到期员工主动离职
因单位自身原因而要求员工主动辞职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者主动辞职有两种情况:一是非企业原因员工主动辞职的;二是由于企业原因导致员工主动辞职的;对于第一种情况,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对于第二种情
2022-03-21 15,340 -
劳动合同没到期,员工自动离职怎么办,劳动合同法
1、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2、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应当提前书面辞职,如果自动离职给单位造成损失,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法律依据: 1)《劳动合
2022-04-14 15,340
-
01:10
合同到期员工可以直接离职吗
劳动合同到期的,员工原则上可以直接离职,但现实中应当办理好相关的离职手续。并且,用人单位也应依法为劳动者办理人事、社保、档案等转移手续,并开具相关证明。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只有部分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才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因
2,576 2022.05.11 -
00:55
员工劳动合同怎么写
员工的劳动合同,应当写上以下必备内容:1、员工的姓名、住址等个人基本信息;2、用人单位的名称、住址等基本信息;3、员工工作的内容、地点、时间以及休息休假问题;4、劳动期限以及劳动报酬;5、社会保险的交纳等内容;6、员工劳动保护、劳动条件以及
2,945 2022.05.11 -
01:12
哺乳期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办
哺乳期劳动合同到期了应该将劳动合同自动延续至哺乳期满时。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有下列六种情形的,用人单位不能终止合同,应当将到期合同延续至相关情形消失时终止: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
2,50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