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经济适用房合同纠纷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构成住房建设的征地和拆迁补偿安置费;勘探设计和前期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建设安装工程费;以上4项之和为基础的1%~3%的管理费、贷款利息、税金、3%以下利润、规费(各地有优惠政策)。商品房除以上8项外,土地出让金,利润不受限制,由市场决定。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按建设成本确定。建设成本包括征地拆迁费、勘察设计及前期工程费、建安费、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贷款利息、税金、1%~3%的管理费。经济适用房以微利价出售。只售不租。其成本价由7项因素(征地折迁费、勘察设计费、配套费、建安费、管理费。贷款利息、3%以内的利润)构成。出售经济适用房实行政府指导价其售价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以上几项因素综合确定。而且定期公布不得擅自提价销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处理经济适用房纠纷应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处理。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纠纷内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发生经济适用房的相关纠纷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处理。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纠纷内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
怎样处理经济适用房纠纷
处理经济适用房纠纷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纠纷内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2020.12.07 204 -
经济纠纷适用仲裁吗
1、是采取仲裁方式解决纠纷还是采取诉讼解决纠纷完全由当事人双方来决定; 2、向哪个仲裁机构提出仲裁完全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不实行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当事人可以选择任何一家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解决纠纷; 3、仲裁庭的组成方式由当事人约定,仲裁员由
2020.11.13 245 -
涉外经济合同纠纷适用哪些法律
1、当事人选择法律时需要“明示”。 在涉外合同中,如果遇到合同订立、合同效力、合同履行、合同变更和转让、合同终止以及违约责任等争议。 按照这一规定,当事人应当以明示的方式选择,也就是在缔约时或争议发生之后,以文字或者言词明确作出选择合同准据
2020.08.17 139
-
什么是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纠纷,经济适用房有哪些纠纷
我先给你说讲一下:1、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
2022-01-07 15,340 -
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纠纷
几个问题都有联系的国家法律规定:经济适用房满五年可上市交易,意思是5年之后可以买卖,就是的性质!不存在改与不改的说法。房产交易方式有3种:1:买卖2:继承3:赠与1;买卖的费用主要包括:营业税及其附加
2022-03-10 15,340 -
买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纠纷
经济适用房一般分两种情况处理:一种是已经住满5年的,另一种则是尚未住满5年的。具体时间以购房家庭取得契税完税凭证的时间或经济适用住房房屋所有权证的发证时间为准。 对于已经住满5年的经济适用房,业主现在
2022-04-10 15,340 -
论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纠纷
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构成住房建设的征地和拆迁补偿安置费;勘探设计和前期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建设安装工程费;以上4项之和为基础的1%~3%的管理费、贷款利息、税金、3%以下利润、规费(各地有优惠
2022-04-12 15,340
-
01:14
经济纠纷合同如何写
经济纠纷合同应当写明订立合同目的和其他情况,然后写明达成一致意见的具体内容、合同履行程序各事项、权利与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条款。如果当事人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情况下,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解决,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需要签订和解协
887 2023.02.22 -
01:14
经济合同纠纷起诉有效期
在法律上并不存在起诉有效期这一种说法,正确的表达应当是: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对于一般的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因此,经济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而发生经济合同纠纷之后,当事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遭受损害、
1,278 2022.04.17 -
00:58
经济纠纷报警有用吗
经济纠纷报警没有用。公安机关主要是负责刑事案件和治安管理的。经济纠纷欠款不还属于民事债务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来解决。欠款不还,不属于警察管理范围,警察不能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
2,58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