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登记相关法律法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婚姻登记条例》:第四条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内地居民同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第五条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一)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办理结婚登记的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一)本人的有效通行证、身份证;(二)经居住地公证机构公证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声明。办理结婚登记的华侨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一)本人的有效护照;(二)居住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证明,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证明。办理结婚登记的外国人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一)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国际旅行证件;(二)所在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该国驻华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或者所在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第六条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一)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二)非双方自愿的;(三)一方或者双方已有配偶的;(四)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五)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第七条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结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对当事人不符合结婚条件不予登记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
自己写的歌曲用别人的歌曲填词侵权吗
用别人的曲子自己填词,备注出处后就不侵权,否则造成侵权。虽然填词行为作为一种改编的行为受改编权的控制,但只要未发表填词后的作品或者未对其进行后续利用(包括商业的或者非商业的使用),那么填词的行为就可以构成为个人学习、研究的合理使用而不构成侵
2020.01.16 1,194 -
国歌法规定故意篡改国歌
国歌法规定,故意篡改国歌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国旗、国徽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0.08.08 711
-
演唱会黄牛开场胡歌拿代词犯法吗
数额较大的,黄牛的行为涉嫌刑事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伪造或者倒卖伪造的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2023-01-23 15,340 -
布谷鸟的歌歌由谁来提醒
田地间,成片成片的玉米地,绿油油的,仿佛一排排卫士,守候着自己的家园。村落间、山林间,时常听见布谷鸟千年不变的吟唱,吟唱着一曲朴实、勤劳的歌谣。我总觉得布谷鸟是在叫“豌豆、包谷”,似是而是,听来感觉是
2022-01-26 15,340 -
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胡x胡x
1.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2.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与违法行为无关。3.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查封、扣押。4.查封、扣押期限已经届满。拓展: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
2022-08-13 15,340 -
现在江苏沭阳胡集2胎还罚金吗
虽然超生二孩户口以1年前报上了,但对当事人违法生育娃儿的做法征收社会抚养费还得继续。国家卫计委明确表示: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施行之日,就是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之时。在此之前,各地各部门都必须认
2022-07-08 15,340
-
01:05
网络翻唱歌曲侵权吗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网络翻唱别人的歌曲,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是未取得授权而使用别人的歌曲参加商业比赛等用于商业用途就涉及侵权。《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1,950 2022.04.17 -
00:56
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集体合同是企业与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劳动者为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签订的书面协议。首先,在合
3,024 2022.04.17 -
01:04
集资建房合法吗在获得有关部门的审批通过后,集资建房合法。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应当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各地区因地制宜,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住房状况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目标、建设标准、供应
1,383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