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给公司买社保离职后还能得到经济补偿金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公司未给购买社保,如果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提出辞职的,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的。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不买社保员工要求离职能拿到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公司不买社保员工要求离职能拿到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
公司破产还能得到经济补偿吗
如果公司因依法破产重整而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则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0.12.05 104 -
员工自动离职后能得到经济补偿金吗
员工如果因个人原因自动离职的,一般不可以得到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因单位的原因被迫离职的,例如单位拖欠工资、不缴纳社保的,则可以得到经济补偿金。
2020.08.23 101 -
主动离职公司能否给经济补偿金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主动离职一般是没有经济补偿的,但因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等情形主动离职的除外。
2020.10.30 93
-
公司不缴纳社保离职能得到经济补偿金吗
1、公司未给购买社保,如果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提出辞职的,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的。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
2022-04-04 15,340 -
公司不买社保员工要求离职能得到经济补偿吗
如果员工是因公司不买社保而要求离职的,能拿到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
2022-11-04 15,340 -
公司未给购买社保,离职时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吗
1、公司未给购买社保,如果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提出辞职的,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的。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
2022-05-08 15,340 -
公司未给购买社保离职时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吗
1、公司未给购买社保,如果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提出辞职的,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的。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
2022-03-21 15,340
-
01:24
经济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区别有哪些
两者的支付条件不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一般包括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法执行裁员、双方共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以及合同到期是否重新签订的情况。而赔偿金是用人单位一方想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选择继续履行合约,也可以不履行
3,977 2022.04.17 -
01:29
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1、计算基数,按照员工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计算,其中包含绩效奖金、年终奖、各类津贴和福利补贴等等货币性质的收入,在劳动法中规定有关社平工资三倍的限制,是否分段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2、计算年限,按照员工在本
17,625 2022.04.17 -
01:32
企业裁员经济补偿金
企业裁员的经济补偿分为三种,分别是企业规模裁员的经济补偿,企业个别裁员的经济补偿和企业员工协商一致裁员的经济补偿。对于企业规模裁员的经济补偿,它的流程是用人单位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给员工的经济补偿是员工的工作年限和月平均工资的乘积。企业
1,524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