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对方是否无权对孩子父母进行探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后对方不让看小孩是明显不合理的,孩子的探视权是法律规定的权利,没有任何人能剥夺。但在现实生活中,探视权案件在执行上往往阻力重重。 在法院一份判决书中看到:一方必须在某时将孩子送到某地,再由另一方按某时将孩子送回某地,以实现起诉人的探视权利。但是,许多法官在执行过程中都告诉记者说这是很难做到的,一是因为探视子女纠纷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往往由于“闹离婚”而彼此受到严重伤害,如果一方探视子女时,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方式,必然引起双方矛盾激化,最终受到最大伤害的是孩子,二是因为法院根本没有那么多的人力保证判决执行。 因此,只在判决书中抽象强调如何处理,如果探视对象拒不接受探视,法官又不可能强制将孩子交给要求探视的一方,“人情”和“法律”在这里遭遇了尴尬的一幕。 因此可以说,离异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宽容和理解,探视权的具体行使需要双方协商确定合情、合理的方式。除非一方能够举证出另一方有精神病、虐待狂或者是传染病,法律才能剥夺另一方的探视权。 加强人们对探视权的认识,告知人们特别是离婚双方探视权不仅是离异父母与子女的一项权利,同时还是离异父母的一项法定义务。正确的行使权探视权,才能确保对子女健康的成长。 如果对方不予协助执意阻挠可以收集相关证据相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签署协议,不过我建议最好可以的话还是协商解决避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探望权的行使首先由当事人协议。协议的内容主要包括探望的时间、地点、方式等问题。协议可在法庭外进行,也可在人民法院调解过程中进行,协议的内容应记载在离婚调解书上。
-
父母离婚后对孩子的探视权是怎样的
父母离婚之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具有探望孩子的权利,另一方具有协助探望的义务。探望孩子的方式可以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可以请求法院判决。
2021.02.28 103 -
离婚后父母双方该如何行使对孩子的探视权
探望权的行使首先由当事人协议。协议的内容主要包括探望的时间、地点、方式等问题。 协议可在法庭外进行,也可在人民法院调解过程中进行,协议的内容应记载在离婚调解书上。
2021.04.26 133 -
父母离婚后对孩子探视权怎样分配
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父或者母依法享有孩子的探视权,直接抚养方有协助其行使探视权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对于拒不协助探视权人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或者组织,探视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让
2021.01.08 86
-
孩子父母离婚后对孩子的探视权
探视权是基本权利,不可剥夺,但任何权利的行使要合法,如果行使探视权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习、甚至安全,则监护人要履行应尽的监护责任,要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建议,类似事件及时与学校沟通,与家人沟通,必
2022-02-05 15,340 -
离婚后对于祖父母,女方是否有探视权?
第一,离婚后对孩子享有的,是探视权,而非探视权。 第二,离婚后祖父母没有探望权。 有探望权的主体是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爷爷奶奶不是有探望权的主体。 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
2021-11-01 15,340 -
离婚后子女对父母有探视权吗
离婚后探视权包括祖父母,夫妻双方离婚后祖父母辈可行使隔代探望权探望孙辈。 《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
2022-11-15 15,340 -
离婚后父母对孩子的探视权有何规定
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的规定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
2023-01-14 15,340
-
01:42
父亲对非婚生子有探视权吗
一般来说,就算父亲不直接抚养子女,其对子女仍然享有探望权,除非人民法院认为其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这里所说的子女,就包含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仅有探视子女的权利,还有
1,595 2022.04.15 -
01:03
离婚探视权能接孩子吗
我国并没有对探视权能否接走孩子,作出明确法律规定。 父母双方可通过协商决定探视的时间、方式,无法协商一致时,法院可以作出具体判决。 通常会从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角度,结合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判定,同时要考虑到探视权的行使不能影响到未成年人
1,278 2022.04.15 -
01:05
离婚孩子探视权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典中关于探视权的规定如下: 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2、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3、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
64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