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的具体认定范围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民事诉讼程序:起诉——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法官)——开庭审理(简易程序审理期限3个月,普通程序审理期限一般6个月)——宣判(分当庭宣判和择日宣判)。刑事诉讼程序:立案侦查(一般2个月,符合法定条件可延长)——审查起诉(一般1个月)——提起公诉——开庭审理(一般2个月,符合法定条件可延长)——宣判(分当庭宣判和择日宣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肇事逃逸是这么认定的:主观上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逃离道事故现场的;客观上有逃离现场的行为的,那么就会被认定肇事逃逸。
认定交通肇事逃逸需要结合主客观两方面,即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责任,而客观上则实施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如果主观和客观有一个不符合,就不算逃逸。
-
-
-
具体如何认定交通肇事者逃逸
认定交通肇事者逃逸的流程是一方当事人报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对逃逸的责任进行认定。
2020.06.04 116
-
交通肇事逃逸主体的范围?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
2022-06-14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的界定范围是什么
以下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
2022-08-14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的界定范围是什么?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
2021-07-15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具体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如果确实是肇事后逃逸,肇事方应负事故全部责任。 (2)不过,从你的补充情况看:B不能算作是肇事逃逸,因为B曾主动要求送A和C去医院、在被拒绝的情况下离开现场但并未逃离以逃避承担责任,而是到交警队
2022-07-02 15,340
-
01:31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如何认定的交通肇事逃逸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八种情形如下: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
2,086 2022.11.23 -
01:05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3,475 2022.05.11 -
01:18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出现以下几种情形可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行为人明知发生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的; 2、事故当事人认为其对事故无责任,驾车离开现场的; 3、当事人出现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仍拒绝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的; 4、事故当事人将受害人
2,7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