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债务纠纷可以提起诉讼仲裁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解决欠款纠纷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诉讼只是其中方式之一,在此想重点提示一下对“诉讼”的正确认识:对债权人来说,如果协商调解无法索要欠款,就会想到起诉,但对于此类纠纷,不要单纯的认为,诉讼就必须要走繁琐的立案、开庭、判决等程序。 其实,还有一种简单的方式即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此方式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只要符合: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债权人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同时,法律还规定:债务人在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支付令后十五日内没有清偿债务,或没有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故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操作得当就可以以最短的时间收到追讨债务的最佳效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事纠纷可以仲裁,但是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可以申请仲裁。仲裁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债权债务纠纷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是,首先一方当事人应当收集相关证据以及准备起诉状提交给法院,法院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受理的应当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并安排开庭审理。
-
民事仲裁后还可以提起诉讼吗
如果是劳动仲裁可以到法院起诉,其他性质的仲裁不可以的。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2020.03.17 158 -
民事纠纷可以仲裁吗?
民事纠纷可以申请仲裁,但并是所有的民事纠纷都适用仲裁。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有关身份关系的纠纷是不能够适用仲裁的,因为仲裁一般是一裁终裁,这类身份纠纷往往不能够由当事人自己进行处分,只有经过法院作出判决才能解决这列的纠纷,如果法律有另外规定不能
2020.04.17 137 -
民事纠纷可以仲裁吗
民事纠纷是可以申请仲裁的,但并非所有的民事纠纷都适用仲裁。根据我国《仲裁法》的相关规定,有关身份关系的纠纷不能适用仲裁,因为仲裁一般是终局裁决。这种身份纠纷不能由当事人自行处理,只有通过法院的判决,这些纠纷才能得到解决。如果是法律中另有规定
2022.04.12 2,175
-
债务纠纷多久可以提起诉讼
依照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制度为2年。特殊的短期诉讼时效为1年,长期诉讼时效为20年。民间借款纠纷的诉讼时效制度一般适用2年的一般时效制度,当借款合同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内为有效的诉讼时效期
2021-08-01 15,340 -
债务纠纷提起民事诉讼的范围
因债务纠纷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立案应具备什么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
2023-01-26 15,340 -
仲裁达成后还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吗
1、看情况。 如果是劳动仲裁,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22-11-27 15,340 -
劳动仲裁后还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吗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公司拖欠工资怎么讨薪?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未经劳动仲裁,就不能
2022-03-31 15,340
-
01:05
民事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
民事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也即民事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一般是从双方当事人约
778 2022.04.25 -
00:53
阴阳合同纠纷可提起仲裁吗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当事人要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需要由当事人双方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这个协议可以是在产生纠纷之前就订立的,也可以是在产生纠纷之后的才达成的仲裁协议。仲裁是一裁终局的,仲裁和诉讼只能够选择一种方式来解决。如果选择了仲
1,052 2022.04.17 -
01:00
民间债务纠纷起诉流程
民间债务纠纷提起诉讼,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的程序需要完成:包括提交诉状申请立案,在提交的起诉状中要载明原被告双方相关身份信息、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理由等;法院发出受理通知,表明法院受理此债务纠纷案件;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提交
1,94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