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需要遵循什么法律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贷款的相关问题,需要注意:1、最好签订书面合同 民间借贷大多以“借据”的形式代表合同,一般来说这也是可以的。但由于借据过于简单,如果发生纠纷很难凭此处理。因此借贷双方最好签订正式的借贷合同,详细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免留下后患。当然,如果当事人之间确实没有书面借据或合同的,但双方都承认借贷一事的,可以确认双方借贷关系存在。 2、有关利息的约定 在民间借贷中,借贷双方最易产生矛盾的是利息。 (1)在有息借贷中,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即不得搞高利贷。如果超过4倍(按现行利率,4倍是百分之29点多)也没关系,最多有纠纷时,法院不保护超出部分,但没有纠纷时,就可以获得更高收益。 (2)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否则不受法律保护。这条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具备一定的惩罚性,如果违反了该规定,有可能被法院判定为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那么,放贷者当初约定的倍数,本来可以主张要回的也可能要不回了。 3、要特别注意诉讼时效 民间借贷由于大部分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很多人并没有对它给予应有的重视。孰料,一些无赖之徒正好钻了这个空子,采取赖账、久拖、回避的方式,以逃避债务。在此提醒大家: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是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在此期间,你必须向借款人主张债权,2年之后,法院对你的债权不予保护;如果没有写明还款日期,适用最长诉讼时效20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民间借贷纠纷应遵循的原则
民间借贷纠纷一般遵循的原则有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法院独立审判原则,当事人平等原则,如果民间借贷纠纷采取诉讼的方式解决则应当遵循法律中规定的原则。
2020.09.06 147 -
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合同法,里面有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这是一个司法解释;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夫妻债务纠纷适用法》的司法解释,是对婚姻法第二十四条的重大修改;是对案件的答复,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计算应采用
2022.04.16 1,646 -
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民间借贷虽是私人之间或企业之间或企业与个人之间基于自愿的原则进行的活动,但它也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民间借贷可以是有偿也可以是无偿的,是否有偿由借贷双方约定。因此,民间借贷可以约定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2020.09.22 150
-
民间借贷要遵守什么规则,民间借贷需要遵守哪些原则
金融借贷是民间借贷的一种,适用民间借贷的规则,民间借贷要遵守的原则: (1)、在民间借贷关系中,仅仅起介绍作用的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对债务的履行有保证意思的,应认定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2)、出
2022-04-01 15,340 -
民间借贷合同法利息应遵循什么原则确定
民间借贷合同为有偿合同的,其利息和利率的确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当事人对利息和利率有约定的,按照合同的约定办理。 2、民间借贷合同当事人之间约定利率的,其约定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但是不
2022-05-04 15,340 -
民间借贷要遵守哪些规则,民间借贷需要遵守哪些原则
金融借贷是民间借贷的一种,适用民间借贷的规则,民间借贷要遵守的原则: (1)、在民间借贷关系中,仅仅起介绍作用的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对债务的履行有保证意思的,应认定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2)、出
2022-04-07 15,340 -
假释期间需要遵循哪些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2021-12-29 15,340
-
01:23
法律对民间借贷有什么规定吗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民间借贷的规定主要有: 1、借贷双方应按照合同或者借条所规定的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其中,其利息的支付也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若双方没有约定利息的,其利率不超过24%;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
1,084 2022.04.15 -
01:17
最高法关于民间借贷规定
1、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况:套取金融机构贷款然后再贷款给别人的;向他人集资或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获得资金然后再贷款给别人的;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事先知道借款人要用钱犯罪还出借的;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
6,872 2022.04.15 -
01:08
民间借贷管辖权规定
民间借贷纠纷属于合同纠纷的范围,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如果是因为合同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原告也就是债权人有选择权,既可以在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选择合同
1,23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