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单位收取押金合法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单位收取押金违法,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2、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十四条【扣押劳动者身份等证件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违法。中介也是盈利性机构,不是事业型单位,要追逐效益的,收取中介费用,包括押金都是合理范围,这个押金和中介费用都是有收据的,个人保管好,以后涉及到劳资纠纷有作用的,收押金的,一般都是属于劳务派遣性质,不用担心,不干了,会退还的。
用人单位无权向劳动者收取押金,是不合法的行为。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以介绍工程收取介绍费合法吗
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在目前建筑市场大环境下,由于信息与资源的不对等,工程居间行为在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各环节是大量存在的。即便是必须公开招标的项目,建设方所发布的招标信息
2021.01.31 415 -
介绍工作收取介绍费违法吗
介绍工作收取介绍费是否违法,视情况而定: 1、如果介绍的是合法的工作,拿佣金属于中介费,介绍工作收取合理的费用是合法的。但如果介绍的是违法的工作,介绍人也是违法的。 2、如果是偶尔帮人找工作收取一定的费用,属于收取劳务报酬,是合法的。但是如
2023.02.23 8,555 -
介绍工作收取介绍费违法吗
主要看介绍行为是否合法、收取介绍费行为是否合法等。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2020.12.16 1,131
-
单位收取员工押金合法吗?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是违法的,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或理由收取求职人员的押金,可是有的用人单位就无视法律,自行制定土政策,收取部分押金,但必须在合同期满后退还给求职人员。
2022-11-15 15,340 -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合法吗?
不合法。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
2023-01-23 15,340 -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合法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之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因此,用人单位让您就职前交纳300元押金属违法行为,您可
2022-03-17 15,340 -
以介绍工程收取介绍费合法吗
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在目前建筑市场大环境下,由于信息与资源的不对等,工程居间行为在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各环节是大量存在的。即便是必
2023-02-28 15,340
-
01:07
学校收取学生押金是否合法
学校收取学生押金不合法。押金实质是一种担保,是一方当事人将一定费用,存放在对方处保证自己的行为,不会对对方利益造成损害,如果造成损害的可以以此费用据实支付或另行赔偿。在双方法律关系不存在且无其他纠纷后,则押金应予以退还。在违约时将会被扣除。
7,343 2022.05.11 -
01:12
收取合同履约金合法吗
收取合同履约金合法,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即可。 1、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2、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3、合同履行保证金在法律上享有选择性、合法性、独立性等法律特
1,198 2022.10.08 -
01:35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能取保吗
触犯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可以取保候审,具体要看是否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1、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又或者是独立适用附加刑;2、行为人的社会危险性和人身危险
1,64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