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被辞退能赔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赔偿或补偿标准,与是否给该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没有关联性。一般分以下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俗称2N; 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N;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俗称N+1; 3、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辞职不是社保退交金额的条件,而社保能退多少金额要根据其社保储存的金额确定。一般来说,只有参保人在职期间死亡的、参保人出境定居的和外国人及港澳台人员离职、解除劳动关系的可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退保手续,其他情形不能办理退保手续。
(一)职工因为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被辞退的,公司不需要赔偿; (二)职工因为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被辞退的,公司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工作三年就要补偿其本人三个月的月工资; (三)公司违法辞退员工的,需要支付其本人六个月的月工资,如果公司没有提前一个月告知职工的话需要多补偿一个月工资。
-
工伤被辞退能赔偿多少
工伤期间被辞退,如果单位属于违法辞退员工的,则要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来赔偿员工。即员工在单位每工作满一年的,单位要向其赔偿二个月的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的,要赔偿二个月的工资;不满半年的,要赔偿一个月的工资。
2020.06.11 129 -
孕妇被辞退能赔多少钱
孕妇被辞退是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的,而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可以获得经济赔偿金。但能赔多少要看情况而定。如果孕妇的工资是公司的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或以上,则用人单位应该赔付三倍工资的经济赔偿金;如果孕妇的工资没有公司职工平均工资的三
2022.04.12 2,236 -
辞职以后社保能退多少钱
劳动者辞职时社保一般不能退。劳动者辞职不是社保退交金额的条件。一般来说,只有参保人在职期间死亡的、参保人出境定居的和外国人及港澳台人员离职、解除劳动关系的才可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退保手续,其他情形不能办理退保手续。
2020.05.15 202
-
被辞退,社保赔偿标准多少
被辞退后如果满足失业保险领取的条件可以领取失业保险,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2021-09-08 15,340 -
辞职退社保能退多少钱
社保退保相关政策: 退费条件是: 1.、以个人名义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人员,在预缴养老、医疗保险费期限未满期间,被已参保的用人单位录用、签订了劳动合同,为避免转移、接续保险关系时,发生重复缴费的;
2022-10-15 15,340 -
这个辞职退社保能退多少钱?
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应随同转移,参人员达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其在各地的参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含本息)累计计算;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前,不得终止基本养老保险
2022-07-05 15,340 -
员工被辞退能赔多少
根据规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第四十七条
2022-08-24 15,340
-
00:53
按劳动法被公司辞退要赔偿多少钱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被公司辞退要赔偿多少钱,需要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来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
2,444 2022.04.17 -
01:00
劳动合同未到期被辞退有多少赔偿
用人单位除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它情况根据解除的原因不同,赔偿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
1,135 2022.04.17 -
01:02
职工社保交满15年能领多少退休金
职工社保交满15年能领多少退休金,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要根据缴纳的档次以及当地经济情况等确定计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
5,863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