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构成非法出售非法制造的抵扣税款发票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证据是否扎实依据你提供的信息,我们无法做出准确判定,建议带齐资料找律师面谈,可获得有效的法律咨询。如事实清楚、证据确实,依法构成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或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二、公诉机关起诉的罪名是什么?如果出售是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涉案金额巨大,依据刑法209条之规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出售不能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则量刑较低,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以下要件构成出售非法制造的抵扣税款发票罪: (一)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三)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出售擅自制造的用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
构成出售非法制造的抵扣税款发票罪的要件有:客体是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客观上表现为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
-
怎么样才构成非法制造抵扣税款发票罪
符合以下要件才构成非法制造抵扣税款发票罪: 1、侵犯的客体为双重客体,即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
2020.12.18 101 -
怎么样才构成非法制造抵扣税款发票罪?
构成非法制造抵扣税款发票罪的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为双重客体,即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在
2020.03.30 109 -
怎么样才构成非法制造的抵扣税款发票罪
构成出售非法制造的抵扣税款发票罪的要件是: (一)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三)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出售擅自制造的用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
2020.06.06 84
-
出售非法制造的抵扣税款发票罪构成
客体要件。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侵犯的客体为双重客体,即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发票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税务主管部门指
2022-10-14 15,340 -
出售非法制造的抵扣税款发票罪的构成
1、客体要件。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侵犯的客体为双重客体,即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发票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税务主管部
2022-10-14 15,340 -
怎么样才构成非法制造抵扣税款发票罪
构成非法制造抵扣税款发票罪的要件: 一、客体: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 二、客观要件: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 三、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和自
2022-07-19 15,340 -
出售非法制造的抵扣税款发票罪构成条件
出售非法制造的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四个构成条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
2022-06-08 15,340
-
01:13
非法出售发票罪怎样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非法出售发票罪指的是行为人违反了国家对发票管理的规定,故意非法出售除去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以及抵扣税款的发票以外的其他发票的行为。 该罪的量刑标准有: 1、行为人非法出售发票的,依法应当判处
819 2022.04.17 -
00:59
非法出售发票罪怎么判
如果犯罪嫌疑人以牟利为目的,非法出售普通发票并且达到一定的数量标准,从而扰乱经济秩序的,就构成了非法出售发票罪。出售后,无论他人是否使用发票,本人是否牟利,都不影响罪名的成立。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非法出售发票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
1,294 2022.04.17 -
01:13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怎样判刑
单位或者个人犯本罪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涉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较大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按照相关司法解释,单位或者个
1,55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