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违反劳动法怎样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公司违反劳动法,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2、《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3、《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五)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六)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七)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八)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将用人单位告到劳动监察大队后,劳动监察大队会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核实举报者举报的情况是否属实,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并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劳动监察大队会对以下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1、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 2、用人单位是否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是否存在招用童工。 4、用人单位是否保障劳动者正常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5、用人单位是否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 6、其他法律规定的监察事项。
-
怎么举报公司违反劳动法
公司违反劳动法可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除此之外,劳动者还可以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如仲裁仍未解决争议,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法罚款处罚的规定如下: 1、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022.09.30 1,042 -
怎样举报公司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1、可以向当地的劳动部门投诉。 2、可以请求工会的帮助。 3、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这三种方法都可以去举报,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2020.10.16 849
-
劳动者举报公司拖欠工资先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还是到劳动监察大队
拖欠、克扣工资引发争议的,劳动者需要先仲裁后起诉,直接去法院起诉,通常不予受理。如果用人单位注册地在,归劳动保障部门管辖,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去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根据《劳动合同法》
2022-03-03 15,340 -
沾化区、抄化区、市劳动监察大队违反劳动法的,该向哪里进行举报?
向沾化区或者滨州市劳动监察举报。我国劳动法规执法监督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具体有劳动监察实施。沾化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可以向沾化区劳动监察大队举报,也可以向滨州市劳动监察大队举报。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
2022-03-22 15,340 -
能够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用人单位没理由拖延其薪水的,劳动者能够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支付薪水,有两个途径能够要求支付薪水: 1、劳动者能够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
2022-07-23 15,340 -
劳动者举报公司违法行为时劳动监察大队是否应当承担举报责任的依据
是劳动监察大队的职责之一,但劳动者应该主动并提交收集相关证据。劳动监察大队职责: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2、开展普法教
2022-03-02 15,340
-
00:56
公司乱扣工资违反劳动法吗
公司乱扣工资违反劳动法。劳动者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劳动者支付工资报酬。如果公司拖欠工资,那么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属于违法行为。遇到老板拖欠工资,员工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追索劳动报酬属于劳动争议
4,422 2022.05.11 -
01:05
违反公司劳动纪律被开除的有赔偿吗
违反公司劳动纪律被开除的没有赔偿。下列情形才有补偿: 1、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 2、违法约定试用期;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并且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
7,462 2022.04.17 -
01:30
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 公司如果是违法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则应该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通常是按员工在本公司工作的年限,工作每满1年,则需要向员工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员工工作满6个月以上但未满1年的,则按照
2,70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