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职工辞职了咋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工伤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工作情况选择辞职,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用人单位工作。 2.工伤职工无论是否离职,都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各地市出台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获得相应的工伤赔偿。 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如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可享受如下工伤待遇: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 (3)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 (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由工伤职工所在地标准发放; (5)如经劳动能力鉴定为1-10级伤残的,还可以享受伤残津贴(1-6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5-10级伤残解除合同后领取)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5-10级伤残解除合同后领取)等待遇。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你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向用人单位申请,并由用人单位准许。解除劳动合同是你的决定,你只需要依法通知用人单位,并证明你书面通知到了,那么你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就是符合劳动合同法限定的,就不会出现由你承受劳动合同法第90条限定的赔偿职责。如果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38条所述的情形之一,你不仅无需提前30天,还能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限定要求经济赔偿。如果用人单位无侵犯你的合法权益,你提议解除劳动合同是无经济赔偿的。只要无劳动合同法第25条的内容,商定由劳动者承受的违约金都是决裂法的。
企业辞退职工三险的处理方式是企业辞退职工的情况下,三险等到劳动者进入下一个公司入职,会由下一家公司继续缴纳,即使短期内不能缴纳以后还是会继续进行缴纳。
-
受伤职工工伤鉴定带x光片丢了咋办
如果找不到你可以到伤病时住院的医院开具病历,只要是所报的资料是真实有效的就可以,劳动鉴定委员会都会作为依据,不管是前期的还是后补的的资料,不会影响鉴定结论的。鉴定时还需要提交你的有效身份证,完整有效的病历证明以及工伤认定书,鉴定申请表等。
2020.07.29 380 -
员工辞职老板不让走咋办
已经提前三十天书面提出辞职,经过三十天即可辞职,无须老板同意。如果老板不让走,可以申请调解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
2020.08.20 847 -
辞职后老板不发工资咋办
辞职后老板不发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 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2020.06.29 224
-
辞职了公司拒发工资咋办
辞职后公司据发上班期间工资的,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
2022-10-02 15,340 -
工伤的职工辞职了怎么办
1.工伤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工作情况选择辞职,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用人单位工作。 2.工伤职工无论是否离职,都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各地市出台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获
2022-04-16 15,340 -
临时工辞职不批咋办
辞职无需批准,但需要提前30天书面形式提出辞职,建议以特快专递的形式,将辞职书邮寄到公司的人事管理部门,在邮单上写明所邮寄的物品是“辞职书”,并妥善保存回执,以便在产生争议时使用。然后,等上30余天,
2022-04-06 15,340 -
辞职公司不发工资咋办
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2、可以向当地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
2021-12-01 15,340
-
01:18
辞职了拖欠工资不发咋办
不断电话催,客气一些,同时注意录音,如果对方同意支付更好。可以证明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劳动合同书;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出入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
1,385 2022.04.17 -
01:18
辞职了拖欠工资怎么办
若在员工离职后,公司仍拖欠着工资的,员工可以先与公司协商要求支付工资。若协商无效的,员工可以直接以离职证明、拖欠工资的相关证据,去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局申请仲裁要求返还工资。与单位确认劳动关系的事实,如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记录等;劳动关
1,752 2022.04.17 -
00:47
辞职不干了工资不给了怎么办
辞职不干了,工资不给了,劳动者可以通过电话投诉或者是现场投诉的方式向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进行投诉。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除了投诉举报外,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通过仲裁裁决向
1,82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