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治安处罚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治安处罚行为人如果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或者结伙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以15日以下拘留、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9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以当场作出治安处罚的条件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人民警察应当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出示工作证件,并填写处罚决定书。
-
治安管理处罚法拘留条件是什么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拘留条件:行为人具有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等违反治安管理秩序的行为;其违法行为在追究时效期限内被公安机关发现;以及情节较重,依法应予拘留的。例如当事人殴打他人的,一般可由公安机关处五至十日拘留,并处二至五百元罚款。
2020.11.24 214 -
治安处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治安管理处罚条件是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尚不构成刑事处罚。治安管理处罚分为警告、罚款、拘留三种。警告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以书面方式作出的谴责和告诫。它是既具有教育性质又具
2020.08.01 99 -
什么是治安处罚
治安行政处罚,是指中国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的违法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刑事处罚。1986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
2022.04.13 5,517
-
治安处罚减轻处罚条件是什么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其标准尺度在《治安管理处罚法解释二》里有明确规定。法律链接:《治安管理处罚法解释二》四、关于减轻处罚的适用问题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具有《治安管理处罚
2022-03-22 15,340 -
治安处罚规定的条件是什么
治安处罚行为人如果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或者结伙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以15日以下拘留、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2022-05-05 15,340 -
治安案件罚款条件属于什么处罚
属于治安管理处罚,它是指中国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法规对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所实施的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
2022-05-30 15,340 -
治安处罚暂缓执行条件是什么
1、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规定条件的担保人
2022-02-13 15,340
-
01:19
寻衅滋事治安处罚标准是什么
寻衅滋事是指行为人结伙斗殴的、追逐、拦截他人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其他寻衅滋事的行为。寻衅滋事治安处罚标准是: 1、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2、如果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2,321 2023.02.18 -
01:00
治安处罚管理条例与刑法的区别
治安处罚管理条例已经废止,现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条规定,该法是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的规定
4,886 2022.04.17 -
01:15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释义如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
25,64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