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满18岁离婚后怎么样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的,由法院根据孩子实际支出、当地的生活水平及双方经济状况综合认定。若对方拒绝支付,您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协商,一般本着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处理,如果孩子较小,随母亲可能性大.如果是两个子女,一般父母各抚养一个.不抚养孩子一方有探视权,同时需要支付抚养费,一般以实际收入的20%-30%为限.可以要求一次性支付.负担两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以上比例确定。抚养费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生活需要或者支付抚养费的实际经济情况相应变更,可以要求增加也可以要求减少。不能以不要抚养费为由剥夺对方的探视权,是违法的。当然,具体情况和最终处理方式,还需要根据案件详情和证据情况等来确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按照法律规定,子女成年后,非因特殊情况,父母不再负担抚养义务,上大学、结婚所需的费用父母可以不负担。当然,父母基于感情自愿继续承担的.法律不予干预。
一般情况下,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截止到子女十八周岁。超出十八周岁,父母没有法定抚养义务,包括子女上大学期间的抚养费。 子女超过十八岁,尚须父母履行抚养义务的情形: (1)子女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 (2)子女非因主观原因(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无法维持正常生活。
-
孩子满18岁离婚判离产?
离婚财产的分割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与孩子没有关系。夫妻离婚应当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抚养,孩子年满18岁,父母没有抚养的义务。具体跟谁在一起生活,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法院会本着均等分割、适当照顾子女和女方的法律原则作出判决,债务共同分担。
2021.03.08 211 -
满18岁父母离婚孩子怎么判
父母离婚孩子18岁,如还在接受高中以下教育,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孩子抚养权。如不上学,则不存在孩子抚养权的问题。法院判决孩子抚养问题会从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出发,需要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2022.09.29 195 -
父母离婚满18岁的孩子怎么判
父母离婚孩子18岁,如还在接受高中以下教育,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孩子抚养权。如不上学,则不存在孩子抚养权的问题。法院判决孩子抚养问题会从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出发,需要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2021.01.27 719
-
夫妻离婚,已满18岁的孩子怎样判?
既然孩子已经满18周岁,无须判决孩子抚养权。
2022-10-08 15,340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怎么判,满18岁孩子还没满一岁,抚
1.关于孩子的抚养及抚养费对于孩子抚养问题,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综合衡量父母双方经济条件、居住条件、教育水平、是否有不良嗜好,以及孩子自身成长习惯等因素决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仔细确认双方的情况后
2022-05-10 15,340 -
离婚时孩子未满18岁,离婚后抚养权应怎样判
1.关于孩子的抚养及抚养费对于孩子抚养问题,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综合衡量父母双方经济条件、居住条件、教育水平、是否有不良嗜好,以及孩子自身成长习惯等因素决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仔细确认双方的情况后
2022-03-28 15,340 -
离婚孩子18岁怎样判
孩子18岁了,父母协商孩子的户口挂在哪一方,虽然可能不存在抚养费用的问题,如果孩子还在读书,双方要协商教育费用的分担,其它的就是家庭财产的分割问题了
2022-12-15 15,340
-
01:46
父母离异孩子满18岁怎么判
由子女自己决定。孩子十八周岁已经成年,不存在抚养权的问题,离婚不需要判决孩子抚养权归属。拥有抚养权的一方或双方,在子女成年之前,有权决定是否与子女共同生活,该权利在子女成年时即消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
3,178 2022.04.15 -
01:11
孩子不满2岁离婚怎么判
孩子不满2岁离婚的,一般跟随母亲生活。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主要考虑:经济状况、个人素质、生活环境、对子女的责任感、以及与子女的感情亲密程度等因素。但是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
1,012 2022.05.11 -
00:57
不满一岁的孩子离婚怎么判
不满一岁的孩子离婚抚养权一般归女方所有。具体分析如下: 1、不满一岁的孩子,父母离婚时,孩子抚养权一般归女方所有。我国法律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的抚养权归女方所有。这是因为,对子女抚养问题是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
721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