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要交的社会抚养费一般都是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社会抚养费各个地区的规定都会有所不同。但是会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具体的征收标准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 1.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未取得生育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征收。征收社会抚养费后补办生育证。 2.符合法定结婚条件,未办理结婚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二倍征收。 3.不足法定婚龄生育第一子女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三倍征收。 4.符合法定收养子女条件,但没有办理收养证的,动员其依法办理收养证,拒绝办理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二倍征收。 5.不符合法定收养子女条件收养子女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三倍征收。 6.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二至三倍征收。有下列严重情节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人,按较高的倍数征收: (1)实际收入明显高于当地人均收入,但无法核实其具体收入的,按照人均收入的四至六倍征收; (2)违法多生育子女后没有及时报告,超过一年的,按照总收入的三至四倍征收;其中超过三年未主动报告或者经举报查实的,按总收入的五至六倍征收; (3)所在村民委员会的土地被纳入征地规划后,违法多生育的,按照总收入的四至六倍征收; (4)在违法生育前后藏匿、转移财产的,按照总收入的四至六倍征收; (5)拒不缴纳终止妊娠保证金,又拒不终止妊娠导致违法生育的,按照总收入的四至六倍征收; (6)重婚生育或者与配偶之外的人生育的,按照六至八倍征收; (7)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在二至六倍标准内酌情决定计征倍数。 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根据以上规定制定社会抚养费征收的具体标准。 7.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或非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再继续违法多生育或多收养的,每再多生育或再收养一个子女,按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征收标准依次增加三倍征收
-
社会抚养费一般交多少年?
社会抚养费并未规定要交多少年。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决定,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30日内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当事人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实际困难的,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征收决定的县级人民政府计
2022.02.27 184 -
-
社会抚养费一般是多少钱
现在已经取消了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公共社会事业投入的经费,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
2020.12.07 163
-
再婚一方的社会抚养费是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四十一条: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一)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未取得生育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征收。征收社
2022-04-25 15,340 -
社会抚养费一般要交多少钱
根据违法生育或者非法收养的性质、情节和收入取证情况,确定下列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 1.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未取得生育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征收。征收社会抚养费后补办生育证。 2.
2022-08-15 15,340 -
再婚一胎社会抚养费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四十一条: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一)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未取得生育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征收。征收社
2022-04-25 15,340 -
三胎社会抚养费一般要交多少
三胎社会抚养费交多少由各省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一般参考当地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当事人的收入水平、生育三胎的具体情节等来确定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数额。
2021-08-17 15,340
-
01:44
离婚后抚养费一般多少钱根据相关规定,总体而言,抚养费的具体数额取决于当地生活水平、子女数量和父母的负担能力等因素。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如下:1、若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按其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标准给付;2、若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抚养费可以在上一
2,356 2022.04.17 -
01:10
孩子抚养费要交多少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分为定期给付和一次性给付,定期给付的,一般从离婚后的第一个月开始,给付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当然如果协商一致也可以延长给付期限。如果有经济条件的,也可以离婚后一次性给付。另外,如果父母双方已经约定好抚养费给付
1,175 2021.03.24 -
00:53
社保公司一般交多少社保公司交多少和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有关。社保是与工资相挂钩的,单位应当按照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社保月缴费基数。公司和个人的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公司承担20%;个人承担8%;医疗保险:公司承担10%;个人承担2%;失业保险:公司承
7,15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