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不得有哪些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能采取以下行为: (1)扣押劳动者身份证或其他证件; (2)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
用人单位不得招用的人员有哪些
(1)提供虚假招聘信息; (2)招用无合法证件的人员; (3)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 (4)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 (5)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 (6)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2020.12.07 318 -
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采取哪些行为
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采取的行为有以下几种: 第一,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及其他证件; 第二,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 第三,不得招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四,不得发布虚假招聘广告; 第五,除了国家规定不适合女性从事的工作之外,不得以性别作
2022.04.08 968 -
-
单位和个人不得有哪些行为
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一)伪造户籍、学籍、劳动关系或者冒用他人资料参加社会医疗保险;(二)冒用、伪造他人的社会保障卡(证)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三)伪造、变造票据或者有关证明材料骗取社会医疗
2022-03-13 15,340 -
单位与个人之间的车辆过户
车辆过户流程1、办理正常过户手续,先到车辆所在地旧车交易市场审查相关车辆,确定该车辆为正常合法车辆。在交易市场缴纳交易费,领取交易发票。2、变更驾驶执照,将交易发票和买卖双方相关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带到
2021-10-20 15,340 -
买房时个人与用人单位之间有何区别
个人产权和集体产权,也就是房产的所有人有区别,一个是公民个体,一个是企事业单位。他们拥有的权利是一样的。商品房都是个人产权,也就是私产。私产和个人产权是同一个意思,表明公民个人对房产拥有所有权利及义务
2022-04-15 15,340 -
单位行贿的行为有哪些?
(一)经单位研究决定的由有关人员实施的行贿行为; (二)经单位主管人员批准,由有关人员实施的行贿行为; (三)单位主管人员以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实施的行贿行为。单位行贿罪同样适用单位犯罪的司法解释。如,最
2021-09-29 15,340
-
01:58
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的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可以得知,所谓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在单位意志支配下,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也就是说,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不能够成为单
2,739 2022.04.17 -
01:07
非法行医的行为有哪些非法行医,指的是没有医生执业资格证却从事医务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或者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如果有医生执业资格证但没有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上述所称的非法行医。 司法解释规定,非法行医的行为有: 1、没有取得医生职业资
1,642 2022.04.15 -
00:59
抽象行政行为有哪些抽象行政行为主要包括下面两类: 第一,行政立法行为。指的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并颁布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的行为; 第二,除了行政立法行为以外的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具体是指行政机关针对广泛的、不特定的对象规
9,11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