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给员工缴纳社保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单位不为员工缴纳社保费用是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的。 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员工可以以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为由提出离职,并要求其赔付经济补偿金和补缴社保; 同时也可以选择向当地社保经办单位或者劳动监察大队举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
如果用人单位裁员,劳动者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来维护合法权益: 1、看用人单位裁员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 2、看用人单位是否支付了经济补偿; 3、看自己是否属于可以裁员的范围。
-
用人单位不给员工缴纳社保怎么办
用人单位未给员工缴纳社保的,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不缴纳或不按规定缴纳都是违法行为,均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此种情形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补交社保,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020.08.13 451 -
用人单位裁员该如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裁员劳动者合法维护权益需要注意的有: 1、了解自己是否属于不可以裁员范围; 2、看用人单位是否支付了经济补偿; 3、看用人单位裁员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 4、存在违法情形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020.06.08 222 -
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期限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
2021.04.25 700
-
深圳用人单位不给员工缴纳社保或者自行缴纳社保,员工如何维护权益
社保是强制险,用人单位必须要为员工购买,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给员工交社保,即使员工不要公司买社保或书面同意公司不买社保,公司不买也是违法的。若公司没有买社保或没有按实际工资交社保,员工可以
2022-01-23 15,340 -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该怎么维护自身权益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或少缴社会保险的也比较普遍。实践种,许多企业在新人的试用期内,要么是不为新人办理社保手续,要么是拖延至试用期满,“转正”后再为其补缴。其实,上述两种做法都是错误
2022-04-07 15,340 -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该怎么维护自身权益?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或少缴社会保险的也比较普遍。实践种,许多企业在新人的试用期内,要么是不为新人办理社保手续,要么是拖延至试用期满,“转正”后再为其补缴。其实,上述两种做法都是错误
2022-04-16 15,340 -
用人单位不愿意给员工缴纳社保,劳动者应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未交或少交社保时: 【1】如果未交社保,您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少交社保,您可以要求补缴; 【2】您可以向社保局反映,要求社保部门督促
2022-03-22 15,340
-
00:56
没有单位的人如何缴纳社保
没有单位的人缴纳社保的方式如下:个人可以缴纳社保,个人缴纳社保,只能缴纳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这两部分。具体流程如下:个人缴纳社保可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上社保;参保条件:城镇户口或农转非户口;办理地点: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
3,109 2022.05.11 -
01:15
员工挂靠别的单位缴纳社保
员工挂靠别的单位缴纳社保是可以的。但是存在以下不好影响: 1、员工需要全额承担个人缴纳和单位缴纳的费用,那么缴纳金额会比较多; 2、员工在出现事故之后如果是属于工伤范畴的,可能会存在纠纷; 3、挂靠单位代缴存在单位没有缴纳或者少交的风险;
14,950 2022.05.11 -
01:40
如何用社保卡给家人缴纳医保
用社保卡给家人缴纳医保的流程如下: 1、打开支付宝,点击城市服务; 2、点击社保; 3、点击“自然人缴纳社保费; 4、如果是您自己的支付宝账号缴纳,直接点击确定;如果是替他人缴纳请勾选“是否代缴”,并输入被代缴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核对无误
27,398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