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过年放假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法定休假日(正月初一至初三)安排上班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的300%支付工资报酬;其余休息日或者调休安排上班的,应当按照同等时间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的200%支付工资报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70.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先按同等时间安排其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法规定过年放假有工资。因为年假也属于劳动者的福利,是法律规定的,休假期间是需要支付工资的,若在春节期间加班的,公司要支付三倍工资加班费。
劳动法规定过年放假有工资。支付标准有:延长工时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五十的工资;休息日加班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两百的工资;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
-
劳动法对年假的规定劳动法年假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可享受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可享受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可享受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
2022.09.29 354 -
劳动法规定过年放假期间有没有工资
按照劳动法规定,春节放假期间,工资照发。节假日和调休都是工资照发,节假日加班按三倍工资计算,调休的假期按两倍工资计算。春节属于国家法定的节假日,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为法定节假日。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
2020.04.09 473 -
劳动法规定年假
劳动法规定年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
2022.01.29 1,217
-
劳动法对过年放假工资规定
过年放假按照平时的发放标准发放,春节放假属于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如果在春节期间休假的,用人单位是应当支付其工资的。如果单位安排过年放假期间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工资。
2022-06-30 15,340 -
劳动合同法关于过年放假的规定
用人单位法定休假日(正月初一至初三)安排上班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的300%支付工资报酬;其余休息日或者调休安排上班的,应当按照同等时间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的200%支
2022-04-19 15,340 -
劳动法对过年放假发放工资是怎样规定的
过年放假按照平时的发放标准发放,春节放假属于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如果在春节期间休假的,用人单位是应当支付其工资的。如果单位安排过年放假期间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工资。
2022-05-23 15,340 -
劳动法规定过年放假期间有没有工资
按照劳动法规定,春节放假期间,工资照发。节假日和调休都是工资照发,节假日加班按三倍工资计算,调休的假期按两倍工资计算。春节属于国家法定的节假日,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为法定节假日。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
2022-06-19 15,340
-
01:24
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在法定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用人单位需按有关规定支付员工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所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进行支付,但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病假工资计算一般有两种,
1,552 2021.04.25 -
00:55
法院法定节假日放假吗法院法定节假日放假。人民法院在国庆节时,一般都会放假三天到七天。按照我国法定节假日的放假安排,十月一日到十月七日属于公务员的休息时间,十月八日才会正常上班。要想办理业务,那么需要在正常工作日,正常工作时间进行。需要申诉的,要提前安排好时间。
8,170 2022.05.11 -
01:09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劳动法扣工资规定,具体如下:1、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相应的经济赔偿。但是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2、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
10,06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