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怎样起诉追讨债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起诉追讨债务的,主要有以下的流程: 1、收集对方欠债的证据、对方的身份信息(或对方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及组织机构代码证信息)。 2、向法院提交诉状立案。 在起诉时,应该向法院提交诉状、证据、双方的身份信息(如是单位的,则应该提供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及组织机构代码证信息)。其中诉状和证据材料,都要提供正本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相应的副本。 3、法院立案后按规定交纳诉讼费用。 4、由法院进行开庭审理,并进行调解或判决。 5、任一方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上诉,由上级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 5、对方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可向法院申请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起诉追讨个人债务详情如下:直接向借款人追偿;明确表示不还或推迟的,直接向法院起诉;诉讼程序包括:提交申请;受理通知;双方交换证据,并提交答辩书;审判、质证、辩论;宣布判决并执行。
起诉来追讨个人债务的,首先,债权人要向人民法院依法提起诉讼,其次债权人应当搜集能够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借贷关系的证据和债务人有履行偿还能力但一直不履行的证据。在债权人起诉之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以保证胜诉后能够拿到还款。《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怎样向法院起诉追债 追讨债务如何起诉
以债务纠纷为由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为被告所在地的法院。 因债权债务纠纷起诉至法院时,应提供与债务案件有关的证据为: 1、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借据、收据、借贷合同等,或者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两个以上证人证明,或者其他证
2020.06.08 334 -
债务追讨怎么起诉
首先确保债权没有过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从约定的还款之日起计算。准备好起诉状,欠条、催款通知等相关证据,向债务人所在地法院起诉。 法院受理立案后,交纳诉讼费用,等待开庭。有条件的还可以调查对方的财产状况,查到有价值的财产,可以申请诉
2020.08.01 150 -
怎样向法院起诉追讨债务
向法院起诉追讨债务的流程如下: 1、收集整理能够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合同、欠条等; 2、确定起诉的法院; 3、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状,并提交起诉状及其副本。
2020.10.12 245
-
民事诉讼中怎样向法院起诉追讨债务?
1、提供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借据、欠条或借贷合同等书面证据。没有书证的,应提供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时间、地点、金额,并提供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或证据线索。 2、有担保人的,应提供担保人的姓名、性
2023-05-11 15,340 -
刑事诉讼中债务追讨怎么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
2022-04-03 15,340 -
怎样向人民法院起诉追讨债务?
向法院起诉追讨债务的流程如下: 1、收集整理能够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合同、欠条等; 2、确定起诉的法院; 3、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状,并提交起诉状及其副本。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2022-06-04 15,340 -
债务追讨起诉怎么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
2022-03-24 15,340
-
01:11
债务追讨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迟迟不肯还款的,债权人最好在欠条上写的日期后的三年内,到人民法院进行
1,451 2022.04.17 -
01:35
怎样追讨公司债务
能借钱给对方的,一般都是亲戚朋友间的走动和介绍。因此,对方借钱不还时可以先与对方沟通协商,签订还款协议。对于不能及时还款或者是无力还款的,可以协商分期还款或者是延迟还款期限等,争取快速和谐解决欠款纠纷。协商的方式不能实际解决问题的,只能采用
676 2022.04.17 -
01:06
债务诉讼起诉书格式怎样写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起诉状中应当列明下列事项:1、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以及联系电话、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
1,53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