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电动车犯前科有前科吗有前科怎么判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盗窃前科的再犯盗窃罪,判刑需要考量犯罪嫌疑人是否累犯。如果犯了盗窃罪,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如果不符合上述情况,则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进行判决。比如甲因为盗窃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后第二年又犯盗窃罪的,属于累犯。
有盗窃前科,不等于累犯,一般累犯必须是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累犯属于加重的情节。只要不是累犯,就不是法定的应当从重的量刑情节,而是酌定的量刑情节。所谓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两种。 1、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2、特殊累犯:是指因犯特定之罪而受过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又犯该特定之罪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累犯,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有盗窃前科能判缓刑吗
有前科的犯罪分子,有可能是累犯,也有可能不是累犯。如果已经构成累犯的成立条件了,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此时犯罪分子是不能适用缓刑的。 有前科的犯罪分子在出现以下情形就是累犯: (一)犯罪分子犯前科罪时已满十八周岁; (二)犯罪分子此次犯罪与前科
2020.09.17 159 -
有盗窃前科再犯会怎么判
按照盗窃罪标准量刑,构成累犯的从重处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2020.06.05 122 -
有盗窃前科再次盗窃怎么判刑
1、实施了多次盗窃行为,但没有受过刑事处罚的,按照累计的盗窃数额量刑,盗窃前科对量刑没有影响。 2、前一次盗窃罪只受过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不管后一次盗窃罪应当判处什么刑罚,都不构成累犯,盗窃前科对量刑没有影响。 3、前一次盗窃罪受过有期徒刑以
2020.12.25 275
-
盗窃电动车前科有前科再次犯罪怎么判刑
盗窃一辆电动车价值3100元的,构成盗窃罪,一般应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有前科的,在量刑时应适当从重;如果构成累犯的,则应当从重处罚,并不可以适用缓刑。《刑法》第二百
2022-04-10 15,340 -
盗窃电动车前科有前科,犯罪了还怎么判刑
盗窃一辆电动车价值3100元的,构成盗窃罪,一般应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有前科的,在量刑时应适当从重;如果构成累犯的,则应当从重处罚,并不可以适用缓刑。《刑法》第二百
2022-04-12 15,340 -
有前科又有前科的盗窃电瓶车
偷窃电瓶车电瓶价值3千左右,构成盗窃罪,属于盗窃数额较大的情形,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构成累犯,应从重处罚,不适用缓刑。如果只是有前科,但不构成累犯,会酌定从
2022-04-14 15,340 -
也要有前科的有前科的盗窃电瓶车
偷窃电瓶车电瓶价值3千左右,构成盗窃罪,属于盗窃数额较大的情形,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构成累犯,应从重处罚,不适用缓刑。如果只是有前科,但不构成累犯,会酌定从
2022-05-08 15,340
-
01:04
有前科能取保候审吗如果前科是属于累犯的,那么不能进行取保候审。 我国法律规定: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采用自伤、自残办法,从而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等,此类型的犯罪嫌疑人不能取保候审。 因此,累犯属于不能取保候审的范围之内。累犯,即被判处有期徒刑以
5,256 2022.05.11 -
01:18
取保候审算有前科吗取保候审是否算作有前科,要根据取保候审后案件是否被判决来确定; 1、若仅仅单指被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没有经过法院的审判,不算有前科; 2、若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后,案件经过审查,需要提起公诉,并且法院依法作出了有罪判决的,则属于有前科。 根据
7,710 2022.10.03 -
01:25
有前科可以取保候审吗有前科但是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可以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
16,536 20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