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超生还要交一年的社会抚养费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虽然我国现在全面开放了二孩政策,但是对于计划生育以外的超生还是会进行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我国已全面开放二胎,全国各省市已根据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陆续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因此现在生育的二胎是二孩或者属于计划内的三孩或以上,则无需罚款,无需缴纳社会抚养费。如果不是属于计划内二胎以上的,则必须按照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具体征收标准根据各省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三)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一个子女,六十日内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二倍的社会抚养费;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二胎以上子女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有配偶又与他人生育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六倍以上九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未依法办理收养登记收养子女的,按前款规定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社会抚养费适用于超生家庭。社会抚养费是违背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应该予以缴纳的费用,如果不按照规定时间缴纳,政府可以不予办理准生证,对孩子以后上学落户有很大的问题,如果不交可以向法院起诉。
没有取得二胎准生证生育二胎子女的,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名义的罚款。社会抚养费,即所谓的超生罚款,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公共社会事业投入的经费,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
-
超生子女还要交社会抚养费吗?
现在超生子女是否还要交社会抚养费。我国才刚开始全面实行二胎政策,所以生三胎才属于超生,对于超生的家庭,需要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否则将要承担不利后果。
2020.09.09 115 -
超生子女还要交社会抚养费吗
现在超生子女还要交社会抚养费,不符合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依然按照《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需要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2020.10.06 105 -
现在超生子女还要交社会抚养费吗
现在小孩子还要交社会抚养费,只要不符合国家和地方计生政策规定而生育子女,孩子父母都需要接受相应的行政处罚,交纳相应的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
2020.01.13 130
-
已经超生费了还要交社会抚养费吗
如果你的第二个子女是在2016年元旦后生育的,可以认定为合法的生育行为,无需缴纳社会抚养费(也就是你所说的超生费)。但如果是在两孩生育新政策正式实施前不符合当时的生育政策违法生育子女的,该当事人应该作
2022-02-12 15,340 -
超生已上户口还要交社会抚养费吗
社会抚养费当然还得缴纳,这是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的。孩子上户口,并不意味着你的违法生育行为变成了合法。由于各省市的规定有所不同,因此,你可查阅你省(自治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的“法律责任”部分
2022-10-06 15,340 -
2017年超生还要交社会抚养费吗?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足额缴纳应当缴纳的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仍不缴纳的,
2022-10-08 15,340 -
超生还要交社会抚养费吗
不需要,当事人超生的,同一个超生对象,只需要缴纳一次社会抚养费,不需要重复缴纳。一,社会抚养费: 1,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公共社会事业投入的经费,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
2022-03-22 15,340
-
01:02
社会抚养费一直不缴纳后果社会抚养费一直不缴纳后果如下:1、小孩不能上户口;2、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的千分之二的滞纳金;3、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社会抚养费,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
871 2022.05.11 -
01:01
社会抚养费新标准社会抚养费新标准如下:1、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未取得生育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征收。征收社会抚养费后补办生育证;2、符合法定结婚条件,未办理结婚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二倍征收;3、不足法定婚龄生育第一子女的,按照
1,666 2022.04.17 -
01:00
生育津贴超过一年还给吗生育津贴超过一年一般不会给了。生育津贴须在分娩后60天至180天之间申请办理。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1、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8天;2、在没有开展生育
4,3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