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由公安机关决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需要拘留或者拘役的,应当由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裁决。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将被罚款1000到2000元,暂扣驾驶证6个月,扣12分。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将吊销驾驶证,五年内不得考取驾照,并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第一百一十一条对违反本法规定予以拘留的行政处罚,由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裁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由于醉驾已经入刑,因此是属于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其次,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到检察院,然后是由检察院提起公诉,当然最后就是法院进行审理判决了。
-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吊销驾照
若行为人有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行为,应当由公安机关吊销其驾照,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依法追究其责任。驾驶人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并不得再次驾驶营运机动车。
2020.05.27 850 -
醉驾由公安机关负刑事责任多少年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
2020.06.06 122 -
公安机关负责人回避由谁决定
公安机关应当回避的法定情形有: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者办案人民警察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近亲属,是指当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当事人包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和被侵害人。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者办案人民警察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
2020.10.28 568
-
醉驾多长时间公安机关判决酒驾
公安机关办理醉驾在两个月内完成预审。一般刑事案件在移交到人民检察院之前,我国公安机关都要提前进行预审的。也就是说在交到我国人民检察院的时候,公安机关是连同证据一起提交的。嫌疑人被批捕后,公安机关必须在
2023-02-12 15,340 -
醉酒驾驶机动车由公安机关怎么处罚?
醉驾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公安机关将依法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处拘役,并处罚金,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也就是禁驾10年。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2022-05-13 15,340 -
醉驾判缓由公安机关通知单位吗
判决书法院会根据案件实际情况选择送达的方式,一般都是直接送达,醉驾判缓由公安机关通知单位吗是否通知单位,这需要根据在审判程序中,被审判人选择填的受送达人来进行送达。醉酒驾驶判拘役,一般不通知单位。
2022-08-03 15,340 -
醉驾判缓由公安机关通知单位么
判决书法院会根据案件实际情况选择送达的方式,一般都是直接送达,醉驾判缓由公安机关通知单位吗是否通知单位,这需要根据在审判程序中,被审判人选择填的受送达人来进行送达。醉酒驾驶判拘役,一般不通知单位。
2022-08-12 15,340
-
00:58
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具体如下: 1、公安机关对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刑事案件有权立案侦查; 2、使用各种秘密侦察手段的权力,包括秘密监视、秘密搜查、使用秘密力量进行内线侦察和阵地控制,以及使用秘密的技术手段等; 3、有权依法使用武器和警械,实行
7,246 2022.04.17 -
01:11
醉驾算危害公共安全罪吗醉驾行为在《刑法修正案(八)》施行之前,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在《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后,人民法院一般会认定醉驾为危险驾驶罪。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即使没有发生交通事故,但如果醉酒驾车行为具有与放火、决水等四种行为性质相当的危险性、破坏性,也会
1,725 2022.04.17 -
01:32
公安机关强制措施有哪些公安机关可执行的强制措施有以下几种: 1、拘传。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并接受以上部门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2、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
3,69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