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否会影响审计成果的可用性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审理工作重视不足,审理力量相对薄弱。当前,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纪检监察部门绝大多数存在着严抓问题核查,对审理工作重视度不足的现象。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违纪案件查处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中央巡视组进驻之后,查处力度更加彰显。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地区公司及基层单位纪委专职审理人员普遍较少,力量相对薄弱。 2.审理人员思想滞后,与案情复杂不相适应。当前,国有企业违纪案件性质上的贪婪性、手段上的智能性、领域上的弥散性以及规模上的群体性等一些特征日益突显。纵观国有企业各级纪委办案人员中,大部分为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对业务流程、相关规定了解不多,工作程序不规范、办案证据不足、定性量纪把握不准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审理人员思想存在滞后性,老同志“吃老本”,新同志“吃书本”,对违纪案件呈现的新问题应变能力较差,导致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节奏,案件质量也相应受到影响。 3.专业化水平不够,审理人员缺乏培训。审理人员对违纪案件核查工作了解不深不透,对违纪事实的逻辑关系分析不够,直接导致违纪案件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同时,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系统对案件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不够,造成审理人员知识结构出现断层、知识面过于单一等问题,大多数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新理论,遵循老经验、老程序办案定案,缺乏对新形势下违纪案件新情况、新特点的分析,存在生搬硬套现象。
-
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
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方面因素、法律方面因素、政治方面因素、人文方面因素等等。同时,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按照是否可以改变又分为客观影响因素以及主观影响因素两种。对于客观影响因素来说,它是可以改变的,而
2022.04.12 3,276 -
审计问题法人变更审计就会审什么书法吗
领取《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工商局领取),变更营业执照(填写公司变更表格,加盖公章,整理章程修正案、股东会决议、承诺书、公司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到工商局办证大厅办理;如果存在股权转让须填写股权转让协议,如果法人是外地户口那么要办理暂住证),
2020.10.12 165 -
一审的结果会影响二审吗
有影响的,因为在法庭上涉及到证据的自认问题,如果在一审已经承认了对方的证据,庭审记录上有记录,那么在二审你想推翻就难了,除非你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你一审的自认是错的,否则二审法院将直接采纳对方证据,而不予从新质证。
2020.08.31 359
-
审计影响会计报表吗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违反法规行为严重影响会计报表,将导致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处于无法真实和完整的状态。例如,被审计单位不遵守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进行偷税漏税,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出现虚假
2022-03-22 15,340 -
审计的问题会坐牢吗
这取决于问题的严重程度。如果是一般的,可以给你单位反馈,处理一下。后果严重的,交给纪委或检察机关,交给检察机关,可能面临坐牢的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
2021-12-05 15,340 -
如何理解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与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审计的公正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公正性,也就不存在权威性。审计的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审计人员理应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检查,做出不带任何偏见的、符合客观
2022-03-11 15,340 -
如何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明确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是: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乐上财税知悉,注册会计师审
2022-03-03 15,340
-
00:47
自己名下有车没审,影响什么自己名下有车没审,影响如下:车辆不按规定办理检验属于违法行为,有违法行为没有处理完毕的不予办理驾驶证换证审验;机动车未按照规定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年检主要就是检查机
9,842 2022.04.12 -
01:02
审计机关之间对审计管辖范围有争议的由什么确定监察机关之间对监察事项的管辖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确定。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办理下一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必要时也可以办理所辖各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各级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管辖本辖区内本法第十五条
1,245 2022.04.17 -
01:05
过失犯罪影响子女政审吗过失犯罪影响子女政审。父母有过过失犯罪行为的,子女可能会在政审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属于过失犯罪。过失犯
5,063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