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保险报销一定要持身份证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身份证和社保卡是申请报销的主要凭证之一,但是,光有这些当然不行。 1.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1)生育的医疗费用;剖腹产手术费就属于其中的一项。(2)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2.符合规定的职工应在产假期满后6个月内向经办机构申请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申请时需提供以下材料:(1)本人身份证明;(2)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出具的《生育证明》或符合再生育条件需实施复通手术的批准证明或女职工用人单位所在镇(街道)计生办出具的实施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手术证明;(3)医疗机构出具的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生育医疗等证明和原始病历、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清单、发票原件及复印件;(4)经办机构所需的其它材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办理生育保险报销必须要提供结婚证,此外还有身份证,准生证,出生证,医疗费用收据等这些材料,没有结婚证的一律视为非婚生子,就不属于国家生育保险报销的范围。
需要准生证,没有准生证是不能报销生育保险的。具体原因可以查阅所在省份或市州的《生育保险条例》。因为报销生育保险有几样必备材料:准生证、出生证明、独生子女证、住院发票等。生育保险报销必须要准生证,生育保险报销流程,是指用人单位及职工本人就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生育医疗费、生育津贴等费用,男职工在配偶生育期间的看护假假期津贴向统筹地区生育保险基金报销的程序。
-
生育证可以报销生育保险吗
生育险跟你是否购买有关并不跟你生育几胎有关系,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 1、生育津贴: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
2020.10.15 378 -
再生育证可以报销生育保险吗
只要符合计生政策的,二胎是可以报销的。生育保险的报销范围如下: 1、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均可向生育保险基金报销,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2、女职工生育可享受产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按单位上一年度的职工月平均
2020.05.30 153 -
报销生育保险需要结婚证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办理生育保险报销必须要提供结婚证,此外还有身份证,准生证,出生证,医疗费用收据等这些材料,没有结婚证的一律视为非婚生子,就不属于国家生育保险报销的范围。
2020.07.02 420
-
十一月份能报销生育保险吗
生育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只适用于达到法定婚龄的已婚女性劳动者,并且还必须符合和服从国家计划生育的规定。不符合法定年龄的已婚女性劳动者的生育和不符合或不服从国家计划生育规定的生育,都不能享受生育保
2022-07-08 15,340 -
生育报销要不要身份证和结婚证吗?
配偶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未就业证明; 2.男职工《医疗保险卡》和《身份证》原件、配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医疗费原始收据(复印件或补制凭证等均无效); 4.住院病历复印件(包括《病
2022-07-26 15,340 -
生育保险报销要结婚证吗
办理生育保险报销要结婚证是不需要 生育保险报销所需资料: 1、身份证; 2、结婚证; 3、计划生育证明,例如准生证; 4、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例如出生证; 5、医疗费用收据; 6、其它相关资料。 【注
2022-06-14 15,340 -
生育保险报销必须生育保险满一年吗
生育保险不足一年不可以报销。 首先,要满足三大条件,才能领取生育保险金: 1、在职人员必须按规定参保缴费,生育时累计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以上,生育的当月和补缴生育保险费的月份不计入。(累计满12个
2022-08-27 15,340
-
00:57
生育险和生育津贴可以一起报销吗
生育险和生育津贴是否可以一起报销,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法律明确规定,生育险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用人单位已经帮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的,职工生育后,应当享受相应的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报销生育医
7,530 2022.05.11 -
00:56
社保的生育险怎么报销
社保的生育险的报销如下:生育保险报销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照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12个月,除以365天后,按不同情形分别计算生育津贴: 1、妊娠满7个月生产的乘以98日; 2、妊娠满4个月不满7个月生产或
5,777 2022.05.11 -
00:51
生育保险可以报销多少
生育保险可以报销多少,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每个地方的报销比例是不一样的,必须根据当事人的缴费地方进行确定,一般来说,以下费用都可以进行报销: 1、生育的医疗费用; 2、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当事人按
3,19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