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判拘役了为什么还往回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醉驾,被法院判处拘役,实刑,说明被告人有血液酒精含量超过200毫克/100毫升,有超员超载、酒驾前科等从重情节。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四)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五)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六)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七)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八)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提起上诉必须是享有上诉权或可以依法行使上诉权的人。 (二)上诉应递交上诉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附上上诉状副本,并预交上诉费。 (三)上诉状一般应交原审人民法院,并依照规定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由原审人民法院转呈其上一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也可以直接向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醉驾判了拘役以后怎么办
首先,拘役刑不在监狱执行,而是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这里所说的就近执行,是指由犯罪分子所在地的县、市或市辖区的公安机关设置的拘役所执行,没有建立拘役所的,可在公安机关的看守所执行。 其次,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每月可回家一至二天,而
2020.12.18 189 -
醉驾拘役是什么
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需要关押坐牢。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拘役的刑期最短不少于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半年)。所以,拘役是中国对罪犯予以关押、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三种自由刑中最轻的一种。
2023.02.23 298 -
醉驾判的判决还要拘役吗
醉驾判决后,如果没有缓刑,就被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醉酒驾驶等情形之一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
2020.01.25 148
-
醉驾判拘役为什么还进去了
醉驾,被法院判处拘役,实刑,说明被告人有血液酒精含量超过200毫克/100毫升,有超员超载、酒驾前科等从重情节。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
2022-04-25 15,340 -
醉驾拘役了还能判回执行吗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由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执行,在监外来执行刑罚的一种执行办法。监外执行包括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等,醉驾
2022-07-22 15,340 -
醉驾拘役跑了会怎么办
若是当事人在醉驾之后,没有及时报警而是选择了逃逸行为,那就属于罪上加罪的情况了,一般要对当事人处以行政拘留并且处以相应的罚金,若是肇事情况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吊销当事人的驾照。
2023-09-01 15,340 -
醉驾判拘役还是拘役?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
2023-07-20 15,340
-
01:11
醉驾300为什么还判缓刑醉驾行为人被测试出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300毫升,也能被判处缓刑。具体原因如下:醉驾的行为人只构成了危险驾驶罪,并未触犯其他刑法规定。这时候,法院依法判处行为人拘役这一项处罚。因此,行为人当然能够被判处缓刑。也就是说,醉驾的行为人也能够适用
6,211 2022.04.17 -
01:22
醉驾处罚拘役多久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涉嫌触犯我国刑法规定的危险驾驶罪,行为人如果不存在我国司法解释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的情形,就要接受拘役这一刑罚,同时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罚金。拘役是一种短期的自由刑,由我国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具体期限在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11,277 2022.04.17 -
01:09
醉驾为什么当时不拘留醉驾为什么当时不拘留是因为驾驶者的血液检测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出结果,在此期间驾驶者可以回家等待。出结果后若为醉驾,进行相应的拘役、罚款等处罚。一般检测需要24小时出结果并生成报告。交警是没有权利对驾驶人执行行政拘留的,必须要县、市公安局、公安
6,88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