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订劳动合同自动续签是不是就没有效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劳动合同自动延续。双方同意续约的,用人单位在终止之日一个月之内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满一个月不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合同终止之日起的次月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停止支付双倍工资。2、无论以前的合同有没有约定“自动延期”,用人单位都应当在终止之日起的一个月之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劳动者依然可以要求双倍工资。3、你也可以以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而且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没续签不是自动延续,用人单位需要提前一个月发出是否续签的询问函与劳动者确认,双方沟通一致后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劳动者不续签的话;除非是以用人单位提供的新的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降低为由才有经济补偿金,否则无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的劳动合同,只要是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的情况的就是有效的。注意: 1、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 2、劳动者要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3、劳动报酬要定清楚,避免口头约定。 4、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要明确。
-
劳动合同没续签是自动延续吗
劳动合同没续签不是自动延续,用人单位需要提前一个月发出是否续签的询问函与劳动者确认,双方沟通一致后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劳动者不续签的话,除非是以用人单位提供的新的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降低为由才有经
2020.01.03 210 -
劳动合同约定自动续签是否有效
劳动合同约定自动续签有效,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2020.04.12 141 -
劳动合同自动续签有效吗?
劳动合同约定自动续签有效,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2020.01.26 138
-
劳动合同不续签是不是就没有效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法律,用人单位需要自第一个月满的次日起至签定劳动合同之日起支付双倍的工资; 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统筹地区的规定依法为劳动者办理相关
2022-04-21 15,340 -
劳动合同签订后不续签是否有效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法律,用人单位需要自第一个月满的次日起至签定劳动合同之日起支付双倍的工资; 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统筹地区的规定依法为劳动者办理相关
2022-04-23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是不是就没有给补偿
首先,根据《劳动合同法》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于合同到期之日前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否则有权自合同期满之日起,要求支付每月两倍的工资。其次,如单位不愿意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关系(只能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
2022-04-13 15,340 -
续签劳动合同但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第一、如公司没有交社保,可以要求补缴社保的。第二、如公司一直没有签合同,也是违法的,可以要求公司自届满一个月后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第三、如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还要承担赔偿金的,赔偿金的
2022-03-20 15,340
-
01:03
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补偿
用人单位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
1,622 2022.04.17 -
01:08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有补偿吗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具体可以分为: 1、用人单位在继续维持原来的劳动条件情况下,员工本人不愿意续签的,则用人单位无需作经济补偿;如果是所在单位降低员工原来的劳动条件,导致员工不续签的,则用人单位需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2、如果是用人单位不愿
4,104 2022.05.11 -
01:09
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有补偿吗
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有补偿的;当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到期之后,如果用人单位不愿意与员工继续续签,则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的规定,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为:经济补偿按照员工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其中工
44,57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