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未成年人犯罪应遵循哪些原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未成年人犯罪遵循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 我国未成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也明确地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感化、挽救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办理未成人案件中要正确处理惩罚和教育的关系。要将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司法人员对未成人要坚持攻心为主,象父母对孩子、教师对学生一样,针对其个人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认识到自已行为的危害性。 这一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处理未成人案件中既要注意查清事实,又要及时对未成人进行教育和感化。教育、感化在诉讼的各个阶段都要受到重视,要正确处理查清事实与教育、感化的关系。查清事实是正确教育的基础,事实不清,就无法以理服人,难以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但也不能专注于事实本身而忽视教育和感化。教育和感化是处理未成年人案件的重要原则。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感化要注意挖掘犯罪发生的深层次根源,剖析未成人犯罪的根本动因,对症下药,深入进行心理教育,使其真正认罪伏法,并能正确对待将要面临的刑事处罚和履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法典》规定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确定原则是,若是有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若是两周岁以上的子女,应当协商,若是八周岁以上的子女,应当遵循子女的意见。
工伤保险认定应遵循的原则如下:无责任补偿原则;国家立法,强制执行原则;风险分担、互助原则;个人不缴费原则;区分因工与非因工原则;经济赔偿与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残疾和职业病等级原则。
-
工伤认定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工伤认定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无责任补偿原则; 2、国家立法,强制执行原则; 3、风险分担、互助原则; 4、个人不缴费原则; 5、区分因工与非因工原则; 6、经济赔偿与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7、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相结合的原
2022.04.16 523 -
审理未成年犯罪案件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审理未成年犯罪案件时需要遵循以下这些原则: 一、从宽处理的原则。未成年人的自我认识等较成年人要弱,对其犯罪行为可能存在认知错误,应予以从宽处理。 二、不适用死刑的原则。未成年人犯罪时岁数较小,仍有大好年华,不应因一时错误就判死刑。 三、教育
2020.07.24 231 -
-
未成年人犯罪,适用时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未成年人犯罪,同成年人犯罪一样,刑罚仍然是对其最严厉的惩罚措施。但由于未成年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在对其刑罚的适用上同成年人有着很大差异。《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
2022-10-17 15,340 -
未成年人犯罪遵循从宽处理的原则
未成年人犯罪遵循从宽处理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
2022-03-21 15,340 -
未成年人获得损害赔偿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一,财产损失全部赔偿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加害行为人所承担的赔偿责任,应相当于未成年人因此所受到的损失。这里所说的损失是指未成年人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包括财产的直接减少和失去的既得利益。第二,对未成年人
2022-10-27 15,340 -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2022-07-20 15,340
-
01:09
未成年人性侵未成年算是犯罪吗未成年人性侵未成年算是犯罪。年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有严重罪行的应负刑事责任。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2,267 2023.01.19 -
00:58
未成年人犯罪未遂怎么判未成年人犯罪未遂的判决为: 1、根据我国刑法,对于未成年犯罪未遂,一般不会判刑。如果是对于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犯了极其严重的罪名,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等,但是犯罪未遂的情形时,应当处以
2,557 2022.04.17 -
01:44
未成年人犯罪要坐牢吗未成年人犯罪要不要坐牢要看具体情况规定: 1、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
1,698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