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生子抚养权可以返还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与婚生子女是一样的,可以比照适用) 16、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 9.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双方所生的非婚生子女,由哪一方抚养,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应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应由母方抚养,如父方条件好,母方同意,也可由父方抚养,子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一方将未成年的子女送他人收养,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我国未婚生子抚养权可以公证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合同、继承、婚姻状况、财产分割等事项的公证手续。
未婚生子孩子的抚养权可以协议。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可以由生父母双方通过协商的方式予以确定,二人能够协商一致的,按照协商结果抚养孩子,协商不成的,双方可以将抚养问题交由法院判决。不管孩子最后由谁抚养,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都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
未婚生子孩子抚养权可以协议吗?
未婚生子孩子抚养权可以协议。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第一千零
2021.02.08 111 -
未婚生子孩子抚养权可以协议吗
未婚生子孩子抚养权可以协议,我国法律对于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障机制的核心观点就是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享有完全相同的权利。非婚生的子女,在两岁以前通常由母亲抚养,除非母亲特殊情况,不宜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则与父亲一起生活。两岁以上十岁以下孩子的抚养
2022.04.12 646 -
未婚生子可以要孩子的抚养权吗?
未婚生子能不要孩子抚养权,但是应当支付子女抚养费。根据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2021.01.24 101
-
离婚孩子抚养权可以要求返还吗
第一,如果有证据可以要求返还。第二,孩子的抚养原则上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女方抚养,十周岁以上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两周岁以上十周岁以下以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原则判决由一方抚养,对方按其工资收入的20%到3
2022-01-30 15,340 -
受欺骗抚养非婚生子女抚养费返还可以吗
1、受欺骗抚养非婚生子女抚养费返还是否可行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该非婚生子女与支付抚养费一方没有血缘关系的,则可以要求返还抚养费。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一条,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
2022-11-13 15,340 -
未婚生子还可以要抚养费吗?
1、未婚生子,可以向对方索要抚养费。 2、非婚生子女在法律上和婚生子女享受一样的权利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3、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
2022-12-12 15,340 -
未婚生子还可以要抚养费吗
1、未婚生子,可以向对方索要抚养费。 2、非婚生子女在法律上和婚生子女享受一样的权利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3、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
2022-10-12 15,340
-
01:01
未婚妈妈想要孩子抚养权可以吗未婚妈妈,也可以争取子女的抚养权。如果子女尚未满两周岁的话,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直接跟随母亲一方生活。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婴幼儿,以及刚生育的妇女的合法权益。如果子女已经年满两周岁,就需要根据父母双方的具体条件,来做出判断。如果未婚妈妈能够证明自己
1,164 2022.04.17 -
00:58
离婚还可以争孩子的抚养权吗离婚后是可以对孩子的抚养权进行争取的。满足如下几个条件就可以要求变更子女的抚养权: 1、抚养子女的一方因重伤或残疾无力负担抚养子女的义务的; 2、抚养子女的一方没有尽到抚养子女的义务或者对子女有暴力或虐待行为的; 3、征得八周岁以上的子女的
1,047 2022.04.15 -
00:52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还可以改吗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还可以更改,主要有以下两种更改方式。第一种是父母双方通过协议更改。第二种方式是当与孩子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具有以下情形时,另外一方可以请求法院予以更改: 1、有抚养孩子的能力,但对其不尽抚养义务,或者有虐待孩子等其他对孩子的
10,269 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