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上写谎言诈骗算诈骗罪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借条做假不一定是诈骗罪;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涉嫌诈骗罪,根据你的陈述,此人的行为涉嫌诈骗罪; 二、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编造谎言借钱是不是诈骗应当综合诈骗罪的要件来判断。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具备非法占有的目的,则属于诈骗。
这种情况可能是以借为骗的诈骗。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即便是有借条也可以构成犯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有些犯罪分子会打着借款的幌子,向别人借钱,实则是诈骗。关键在于借款时主观上的目的是借款还是诈骗,以及接到的款的实际用途。如果一开始就以非法占有的目的借款,这肯定就是诈骗罪了,或者把接的款肆意挥霍,不还借款,这也构成诈骗罪。不管是否补写借条,只要其中含有故意骗取他人财物的意图,就属于诈骗,构成犯罪条件的则属于诈骗罪。
-
用谎言借钱后不还算不算诈骗?
虚假理由借钱一直拖不一定算诈骗。以虚假理由借款具有欺诈性质,是否构成诈骗罪以法律规定认定。普通的借钱拖延只能算是民事纠纷,协商不能的可以起诉后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借钱人存在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
2021.12.28 227 -
编造谎言借钱不还算不算诈骗
编造理由借钱一般是不会按照诈骗来进行确定的,要结合对方的动机,手段程度来判断。根据刑法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
2020.03.10 1,142 -
说谎借钱算诈骗吗
诈骗罪需要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才能构成犯罪,如果诈骗数额较小,则不构成犯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
2020.08.30 353
-
谎言借钱构成诈骗吗
犯欺诈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3-07-16 15,340 -
谎言借钱构成诈骗吗?
犯欺诈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3-07-16 15,340 -
谎言借钱真的是诈骗吗
一、编造谎言借钱,属于欺诈,并且其有故意的、非法占有的目的,其行为即构成诈骗罪。诈骗罪,需要满足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诈骗罪的客体要件,即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诈骗罪的客观要件,即在客观
2023-07-04 15,340 -
编造谎言借钱是诈骗吗
编造谎言借钱,属于欺诈,并且其有故意的、非法占有的目的,其行为即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需要满足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诈骗罪的客体要件,即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诈骗罪的客观要件,即在客观上
2023-06-11 15,340
-
01:09
诈骗多少钱算诈骗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算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罪是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依法应被判处三
1,714 2022.04.17 -
01:11
借钱用于赌博算诈骗吗
借钱用于赌博是否算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有可能构成诈骗罪,也有可能构成赌博罪。 需要看对方是否是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其一开始就不准备还钱,想骗钱的,则构成诈骗罪,如果不是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则只能按民事争议处理,受害人可以起诉对方
1,703 2022.04.15 -
01:21
什么算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违法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适用欺骗方法,骗取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行为结构是:行为人有欺骗行为,对方产生或者维持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物,行为人取得财物,对方遭受财产损失。分析如下:1、欺骗对象包括财物和财产性利益。
11,72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