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的时候子女抚养费有哪些办法可以支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一次性给付 对于这种给付的方式,虽然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但目前因人们经济收入有显著的增加,工作调动甚为频繁,也考虑到法院的执行效率;在法院判决离婚涉及子女抚养费的,往往大多都采用这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被大部份当事人所接受。 二、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 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一次性给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岁为底线,即具体数目是按月或年的抚养费的数额乘以将子女抚养至十八周岁为止,计算总数一次性给付完毕。子女抚养费发生法律效力之后,由于生活具有变动性,在父母的经济状况抚养能力及社会实际生活水平发生变化时,可以提起要求增加、减少或免除抚养费;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事由包括: 1、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维持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2、因子女患病、上学等,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对子女的抚养费进行支付:有定期给付、一次性给付和以物折抵;抚养费需要支付到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离婚时子女抚养费支付标准如下:有固定收入的,可按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支付,两个以上子女的可提高,但不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可根据总收入或平均收入比例确定,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提高或降低比例。
-
离婚时子女抚养费支付方式有哪些
离婚时子女抚养费支付方式有一次性给付、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根据相关规定,抚养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
2022.06.17 191 -
离婚后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支付方式有哪些
离婚后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支付方式: 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收益季度或年度给付。
2020.05.19 187 -
可以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有哪些情形
可以不付或者减少子女抚养费的情形:当前的抚养费的数额高于子女的实际生活学习需要时,经直接抚养孩子一方的同意,未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申请适量减少抚养费的数额;未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的负担能力下降的,也可以申请法院适当减少抚养费。当直接抚养孩子
2021.04.15 105
-
子女抚养费支付到哪些时候
孩子抚养费支付到什么时候?法律已有明文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1条写得很清楚: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
2022-05-19 15,340 -
离婚时什么时候支付子女抚养费
在原则上只要抚养子女到18周岁,之后父母就可以不用在继续抚养子女,也不用支付抚养费。不过如果在子女18周岁成年之后,尚在求学阶段,自己不具有独立生活的条件,同时父母又有能力继续抚养的,则还是可以继续支
2021-10-13 15,340 -
离婚时子女抚养费什么时候支付到抚养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应支付至子女18岁,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如果孩子16岁以下,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能够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父母可以停止支付抚养费。
2021-11-06 15,340 -
离婚时子女抚养费可以不支付吗
抚养子女是法定义务,支付子女抚养费是履行抚养子女义务的体现。不用支付子女抚养费主要是特殊情况下减免所致。减免父或母一方抚养费的情况,一般有两种: (1)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既有经济负担能力,又愿意独自承担
2022-07-15 15,340
-
00:51
离婚子女抚养费支付标准2021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这些标准来确定的,承担抚养费的一方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
2,832 2022.04.17 -
01:06
2021年离婚孩子抚养费支付标准子女的抚养费一般是由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支付的,但是具体的抚养费数额,则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因素进行计算。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有特殊情况的,如子女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子女残疾的,可适当增加。对于无收入的
1,604 2022.04.17 -
01:08
离婚必须支付抚养费吗离婚后不一定要支付抚养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双方可以自行约定,抚养费由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全部承担,另一方不再给付,但是如果经查实,抚养方的经济能力不足以独自抚养子女的,法院不会准许。如果要给付抚养权,具体数额取决于父母的收入水平、当地生
1,626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