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工作员的民工受伤了应该怎么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申请工伤。 一、先申请工伤认定。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受伤害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1)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如果是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承认,则应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事实劳动关系)。(2)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等。 二、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或期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可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填写《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表》,提交:(1)工伤认定决定书或《工伤证》的复印件 1份;(2)被鉴定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1份、一寸照片2张;(3)被鉴定人的病历、诊断证明、理化检验报告、 CT、X光片等诊疗资料的复印件;(4)其他。 三、工伤待遇。伤残包括:⑴医疗费,⑵住院伙食补助费,⑶护理费,⑷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者月工资×法定月份数(不同的伤残等级月份数不等),⑸一次性医疗补助金:重庆职工平均月工资标准×法定月份数(不同的伤残等级对应不同的月份数),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或伤残津贴,⑺停工留薪期工资:治疗时间(不同伤情时间不同)×劳动者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⑻后续治疗费,⑼残疾辅助器具费,⑽交通费等。 四、协商赔偿不成,用人单位所在地或事故发生地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诉讼。 。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将受伤职工送医治疗; 2、进行工伤认定,由其用人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3、认定为工伤的,按照认定结论办理工伤赔付。
-
在工厂做临时工受伤了算工伤吗
要满足工伤认定条件。如果是在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因为工作原因受伤的话,是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属于工伤的话用人单位要进行一定的赔偿。
2020.12.30 335 -
在厂里做的临时工受伤了公司应该怎么赔偿?
临时工受伤公司是需要赔偿医疗费用的,按劳动法规定,都是劳动合同制职工,没有正式与临时工之分,只有合同期限的长短不同。“临时工”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从事工作任务遭受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的,由
2020.12.03 263 -
员工工作中受伤了如何应对
员工在工作中受伤了,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如果属于工伤,应当及时为其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为其申请工伤赔偿;不属于工伤的,则帮助员工去向侵权人索取损害赔偿。
2020.08.29 221
-
厂里员工受到工伤应该怎么办?
厂里报工伤员工需要配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调查活动,不隐瞒实情。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能够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
2022-06-18 15,340 -
在厂里工作受伤了,应该怎么赔偿
工伤认定是关键,工伤得到认定后才能享受工伤待遇。 1、首先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不按规定
2023-04-03 15,340 -
应该怎么做工伤鉴定,我在工作中受伤了
提出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
2022-08-31 15,340 -
民法典员工因工作受伤应该怎么赔偿
员工受伤应该赔偿: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
2023-01-12 15,340
-
01:07
受了工伤应该赔哪些费用受了工伤应该赔以下的费用,具体如下: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1,549 2022.05.11 -
01:06
工厂不给员工买社保该怎么赔偿用人单位不给员工买社保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对其进行惩罚。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
5,151 2022.05.11 -
01:34
工厂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办如果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合法的手段来追讨工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此外还可以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仲裁结果,还可以去法院申请
93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