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联营合同中的保底条款,在实践中是否有效,应当确认无效的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联营合同中的保底条款,通常是指联营一方虽向联营体投资,并参与共同经营,分享联营的盈利,但不承担联营的亏损责任,在联营体亏损时,仍要收回其出资和收取固定利润的条款。保底条款违背了联营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原则,损害了其他联营方和联营体的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当确认无效。联营企业发生亏损的,联营一方依保底条款收取的固定利润,应当如数退出,用于补偿联营的亏损,如无亏损,或补偿后仍有剩余的,剩余部分可作为联营的盈余,由双方重新商定合理分配或按联营各方的投资比例重新分配。 (二)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作为联营一方向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是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则应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 (三)金融信托投资机构作为联营一方依法向联营体投资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分享固定利润,但亦应承担联营的亏损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司法实践中对防卫限度的确认应注意: 1、不法侵害人的侵害能力和防卫人的防卫能力的对比。 2、防卫环境。 3、不法侵害的突发性。 4、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
关于无效合同的认定问题
无效合同的认定依据是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出认定合同无效的请求或主张时,法院可以确认该合同无效。如果合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由于缺乏合同无效的请求权主体,法院可以主动认定其无效。
2021.04.08 142 -
合同无效的确认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合同无效的确认方式是:第一,无效合同的无效是一种确定的事实状态,不必有人主张其无效,也不必确认其无效,其本身是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第二,对合同是否无效有争议的,当事人有权主张其无效并加以确认。第三,不只是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有权确认合同无效。
2021.02.24 161 -
关于格式合同中的无效条款
下列格式条款是无效的: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六)造成对方人
2021.02.09 198
-
无效合同确认中的问题有哪些
1、不非(违)法即合法有效原则。 只有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合同违反某强制性规定无效,合同才能被认定为无效,否则,一概不无效。 2、慎重对待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
2022-06-26 15,340 -
无效合同中无效条款的确认
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合同条款无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2023-03-15 15,340 -
请问合同中保底条款是否有效,如何判断合同中保底条款的效力与认定
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于合同中的保底条款总体上倾向于认定其无效,具体由以下几种做法:对于联营合同中的保底条款,因为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其无效,因此只要确实合同属于联营合同,法院则判决其无效,即使该司法解释是
2022-03-14 15,340 -
无效合同确认中的问题有哪些2022
1、不非(违)法即合法有效原则。 只有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合同违反某强制性规定无效,合同才能被认定为无效,否则,一概不无效。 2、慎重对待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
2022-10-16 15,340
-
01:31
确认合同无效的条件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确认合同无效的条件 要确认合同无效,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有效合同。有效合同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一经订立就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具体包括以下的条件:1、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对的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相对的缔约能力。2、双方当事人的意
1,515 2022.04.17 -
01:06
合同无效后违约条款是否有效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为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不发生法律效力。合同无效是自始无效,当然无效,以及绝对无效。因此,如果合同被认定无效的,双方当事人就不再需要受到合同的拘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合同法第56条规定,合同被认定部分无效,并不
2,252 2022.04.17 -
01:11
第三人能否确认合同无效如果该合同的内容侵犯到第三人利益的,第三人有权利向法院请求确认该合同是无效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则该合同没有法律效力:一方故意以提供虚假的资料等,使人发生错误的认识为目的的行为、采用不正当手段订立合同,国家利益受到损害的;以损害他人利益为
2,24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