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是否要交社保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办理社保手续时需要。 辞职和离职的流程是: 1、员工原则上应提前三十天、试用期提前三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人事行政部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做记录。 2、按照离职手续表办理相关手续: (1)、离职员工将离职手续表交部门负责人签字。部门主管以上岗位需经总经理签字。 (2)、由离职员工所在部门的助理向离职员工收回工作证,员工手册,工作服,办公用品,确认上交无误后由助理签字确认. (3)、由财务部检查离职员工与公司在财务上是否有拖欠(包括所借款项,出差报销),如有拖欠当场清还,无拖欠则由财务部在离职手续表上签字确认。 (4)、离职员工在得到离职手续表上所有需要的签名后,人事行政部向员工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5)、人事行政部安排人员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备案手续;凭备案审核意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中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同时封存离职员工的公积金。如离职员工需要转移公积金则由人事行政部根据其所提供的新账户进行转移,如需取出则由员工自行办理。 (6)、人事行政部在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手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辞职不是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单位出具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
辞职是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吗
辞职不是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单位出具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2020.02.19 206 -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是离职证明吗
离职证明不是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在合同期限内,因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所出具的文本。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
2021.10.10 1,206 -
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离职证明
解除劳动合同书是不能当作离职证明的,两者的作用是不同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是用人单位出具给劳动者,用于解除合同的,离职证明是在解除合同后,用人单位出具给新的用人单位证明劳动合同已解除的。
2020.01.16 661
-
辞职是否属于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辞职报告不属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劳动者提出辞职的,在法定的或者约定的期限到期后,单位需要依法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即离职证明,与辞职报告、辞职信是不同的。
2022-07-23 15,340 -
辞职证明是否属于解除劳动合同?
1、辞职报告不属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劳动者提出辞职的,在法定的或者约定的期限到期后,单位需要依法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即离职证明,与辞职报告、辞职信是不同的。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
2022-11-11 15,340 -
辞职后是否还需要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辞职不是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而是单位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
2021-11-01 15,340 -
辞职后要拿劳动合同解除证明书吗
劳动者拥有的劳动合同属于劳动者本人,单位不需要也不得收回,不管劳动者是在职还是离职。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离职时应当开具离职证明,离职证明具有证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不需要专门签订解除劳动合同
2022-07-16 15,340
-
01:32
离职证明和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区别
离职证明和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区别有以下五点,分别是: 1、作用不同,离职证明一般是原用人单位开具给劳动者提交给新用人单位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是用人单位发给劳动者的; 2、出具的主体不同,离职证明是劳动者自己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是
30,161 2022.11.26 -
01:07
自己交社保需要离职证明吗
自己交社保需要离职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也明确规定,自己交社保要开离职证明。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用人单位招用还没有解除劳动合同的
9,550 2022.04.17 -
01:04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怎么写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再给员工下发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时,通知书的内容需要包含:用人单位及员工双方的基本信息、劳动合同的期限、解除的时间期限、协商的具体内容、双方的权利及义务、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等等。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
1,65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