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多少交税和税是谁来决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职工月工资扣除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和费用35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纳税。按《个人所得税法》和国务院《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职工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应有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减除费用3500元后,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职工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国务院《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当月累计应收到工资:21000元时:应纳个税所得额1000-35007500;应交个税7500*25%375;速算扣除 005,实交个税375-1005370;实际到手工资收入:21000-33707630元。
-
工资多少交税?
分类分析:工资扣除标准5000元/月(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五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2020.05.16 271 -
多少工资交税
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
2020.01.21 409 -
工资多少交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关于工资薪金个税规定: 1、起征点是3500元, 2、就超过3500元部分征收(3500元超过3500元零元,即3500元不需要征税), 3、超过3500元部分,根据超过额度有不同的税率, A:低于1500元部分,也就是
2020.05.01 378
-
工资多少交税和税由谁来决定?
职工月工资扣除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和费用35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纳税。按《个人所得税法》和国务院《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职工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应有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减除费用350
2022-04-18 15,340 -
工资多少交税和税由谁来决定
职工月工资扣除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和费用35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纳税。按《个人所得税法》和国务院《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职工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应有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减除费用350
2022-03-21 15,340 -
工资多少税和税由谁来决定
职工月工资扣除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和费用35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纳税。按《个人所得税法》和国务院《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职工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应有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减除费用350
2022-04-20 15,340 -
工资多少交税,由谁来决定
职工月工资扣除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和费用35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纳税。按《个人所得税法》和国务院《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职工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应有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减除费用350
2022-04-10 15,340
-
01:54
二手房交易的税费是多少
二手房交易的税费如下: 1、契税:90平方米以下首次购房的按1%缴纳;90—140平方米按房价1.5%缴纳;140平方米以上按房价3%缴纳,买方承担; 2、营业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五年的免征,未超过五年的按房价5.5%缴纳,卖方承担; 3、土
1,491 2022.04.25 -
00:58
社保基数是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
社保基数是税前工资。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均金额来进行计算的。全国的社保缴费基数是不一样的,缴费的基数不同,缴纳的金额也是不同的。职工的养老保险有不同的缴费基数,从60%到300%之间。医疗保险分为三个
7,112 2022.05.11 -
00:51
租赁合同的印花税税率是多少
租赁合同是属于财产租赁合同,需要缴纳印花税。财产租赁合同为应纳税凭证。税率是1‰。印花税是由纳税人按照1‰的比例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就表示完成了纳税义务。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数额=应纳税凭证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乘以适用税率;应纳
3,10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