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利用迷信违法法律法规罪怎么判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的规定,应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团结、教育绝大多数被蒙骗的群众,依法严惩极少数犯罪分子。在依法处理邪教组织的工作中,要把不明真相参与邪教活动的人同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进行非法活动、蓄意破坏社会稳定的犯罪分子区别开来。对受蒙骗的群众不予追究,对构成犯罪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和骨干分子,坚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法对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既遂的判刑标准为,一般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情节较轻的,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该行为构成犯罪,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刑法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既遂的判罪标准?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
2020.03.09 111 -
中国刑法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怎么判?
中国新刑法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是指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死亡的行为。
2020.05.14 116 -
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既遂怎么量刑?
构成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既遂的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
2020.03.20 101
-
利用迷信即遂信用法律判刑
既遂法院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判决标准 构成本罪既遂的,法院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属于特别严重犯罪情节的,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犯罪情
2021-12-24 15,340 -
利用迷信的法律实施罪,是怎样的刑法犯罪
使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处罚标准: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1-12-24 15,340 -
中国刑法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怎么判?
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国家法律,实施行政法规,符合本解释第四条规定的情况,但行为者可以诚实悔改,明确表示退出邪教组织,不再从事邪教活动,可以不起诉或免除刑事处罚。其中,行为者被蒙蔽,被威胁参加邪教组织
2021-10-09 15,340 -
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判刑吗
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国家法律,实施行政法规,符合本解释第四条规定的情况,但行为者可以诚实悔改,明确表示退出邪教组织,不再从事邪教活动,可以不起诉或免除刑事处罚。其中,行为者被蒙蔽,被威胁参加邪教组织
2021-10-10 15,340
-
01:14
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罪 判几年
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的,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的表现形式包括:设立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发布违法犯罪信息等。需要注意的是,
2,508 2022.04.17 -
00:55
犯非法采矿罪怎么判刑
非法采矿罪,指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的规定, 非法采矿情节
2,025 2022.04.15 -
01:06
经济犯罪法律规定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经济犯罪并非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具体罪名,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一种类罪。经济犯罪可以分为单位经济犯罪以及个人经济犯罪,在定罪条件和量刑标准不同。具体包括货币类犯罪、危害金融机构管理秩序犯罪、危害信贷管理秩序犯罪以及危害期
2,05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