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与外国公民婚姻关系如何办理离婚手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中国公民在国外未定居,其配偶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都由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中国公民在国外定居,其配偶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如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3)夫妻双方在国外定居的中国公民要求在国内办理离婚手续的,如果双方对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没有任何争议,可以回国向原结婚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离婚手续;如果对以上有争议,则需回国向原结婚登记地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双方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回国,可办理授权委托书,委托国内亲友或律师作为代理人代为办理,并向国内原结婚登记机关或结婚登记地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由该登记机关办理或由人民法院审理。委托书和意见书须经当地公证机关公证、我驻外使馆认证,亦可由我驻外使领馆直接公证。 4)中国公民夫妻双方均在国外但未定居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应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中国公民办理与外国人结婚的手续规定是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需要特别携带所在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该国驻华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或者所在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
海外中国人办理离婚手续:夫妻双方一方为华侨,另一方是国内民众,彼此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置达成协议的,须一起到国内(大陆)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结婚注册机关申请离婚注册。
-
中国公民在国外离婚该如何办理
在国外的中国公民的离婚的办理:协议离婚: 一、申请; 二、受理; 三、审查; 四、经过离婚冷静期,申请发放离婚证。 诉讼离婚: 一、起草起诉状; 二、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 三、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四、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五、开庭。
2021.02.02 123 -
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怎么办理手续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申请结婚,男女双方当事人必须共同到中国公民一方户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申请登记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须分别持有法定的证件。
2020.09.10 208
-
中国公民与外国公民的婚姻关系如何办理离婚手
1)中国公民在国外未定居,其配偶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都由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中国公民在国外定居,其配偶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
2022-04-23 15,340 -
中国公民与外国公民的婚姻关系如何办理离婚手续
1)中国公民在国外未定居,其配偶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都由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中国公民在国外定居,其配偶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
2022-03-21 15,340 -
中国公民与外国公民的婚姻关系如何办理离婚
1)中国公民在国外未定居,其配偶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都由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中国公民在国外定居,其配偶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
2022-04-01 15,340 -
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婚姻关系如何办理离婚手续?
1)中国公民在国外未定居,其配偶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都由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中国公民在国外定居,其配偶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
2022-05-05 15,340
-
00:58
中国公民是否可以在国外登记结婚
中国公民可以在国外登记结婚。我国规定了婚姻自由的政策,男女双方可以在自愿的情况下,缔结婚姻关系。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公民只能在国内登记结婚。这主要依据了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2条的规定。根据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结婚手
11,082 2022.04.15 -
00:50
中国公民的范围
中国公民的范围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的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的新生儿自然具有中国的国籍,父母都是中国国籍,但新生儿在外国出生,也可以为孩子申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但是具有
4,217 2022.04.17 -
00:57
外籍小孩如何办理中国绿卡
外籍小孩申请中国绿卡的条件如下: 1、父母对中国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的: 2、其父母在中国直接投资、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的; 3、其父母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
6,07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