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三个涉外企业法的规定,订立涉外企业合同应当以什么形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依据我国三个涉外企业法的规定,订立涉外企业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此外,我国法人、公民与国外的法人、公民订立的各种合同。为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一般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欠缺要式形式的合同的后果。关键一个问题就是,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如须用合同书或者应当制作确认书等,如果未采用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书面形式,合同是否成立,是不是有效? 合同法第36条和第37条,对此作了规定,采用是有限的承认该种合同的效力的作法。“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合同法第36条),“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合同法第37条) 符合合同法第36条和第37条规定的合同,即使在形式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合同形式,仍然有使合同成立的效力。具体讲,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涉外企业是指由其他国家的组织或个人参与投资或独立投资,并依照中国境内的法律而设立的企业。涉外企业的种类有中外合作公司、中外合资公司、中外股份有限公司和外资公司。中外合作公司是依合同约定,经我国政府批准在我国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公司是中外法定代表人经我国政府批准在我国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外资公司是在我国成立的全部资本来自于外国资本的有限责任公司,不包括分支机构。
-
根据不同的法律形式,企业可以分为
1、国有企业类型 这是指企业的全部财产属于国家,由国家出资兴办的企业。国有企业的范围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所举办的企业,也包括实行企业化经营、国家不再核拨经费或核发部分经费的事业单位及从事生产经营性活
2020.12.14 1,380 -
-
企业应当如何订立劳动合同?
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 1、首先要认真审查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劳动者身份的审查;劳动者学历、资格及工作经历的审查;审查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是否还存有劳动关系;查验劳动者身体健康证明。 2、双方履行告知义务。 3、签署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
2020.01.06 159
-
中外合资企业的合同主要形式,我国对于中外合资企业的形式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第三条合营各方签订的合营协议、合同、章程,应报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以下称审查批准机关)审查批准。审查批准机关应在三个月内决定批准或不批准。合营企业经批准后,向国
2022-03-22 15,340 -
设立外资企业有什么规定
答:设立外资企业,应当先经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审查批准。经批准后,外国投资者在接到批准证书之日起30日之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外国投资者在收到批准证书之
2022-03-12 15,340 -
企业在制定和签署外包合同时应该注意什么,企业如何签订外包合同?
企业在制定和签署外包合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完善业务外包合同的管理制度。包括外包合同的管理部门及职责界定、外包合同的签署方式和审批流程、外包合同的定期复核和调整机制、外包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等管理制度
2022-01-24 15,340 -
涉外承揽合同的订立,涉外承揽合同是如何认定的
1、确立项目开展涉外加工业务,以发展出口商品生产、增加外汇收入为主要目的,同时立足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实际情况。国内原材料充足,生产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品种品种一般不能加工加工,应优先支持可以利用国
2021-10-26 15,340
-
01:07
企业吸收合并的几种形式企业合并有两种形式: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吸收合并是指,将一个或者多个企业合并到一个现存的企业中去。如a企业将b企业吸收,成立a企业。新设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为一个新的企业,如a企业和b企业合并为c企业。企业合并,由合并双方签订合并协
1,694 2022.04.17 -
00:57
涉外融资租赁合同怎么写涉外融资租赁合同的第1个内容应当是租赁房和承租方双方的基本信息,比如说名称以及住所。第2个部分应当是融资租赁的具体模式的约定,包括融资租赁的标的,租金的计算标准,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相关的产权的变更的约定等等。第3个部分应当具体明确融资租赁
1,047 2022.04.17 -
02:23
三资企业是什么意思三资企业是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合称,泛指具有外商投资成分的企业。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其主要特点在于合资,资指的是资本,通常以货币作为体现,中方股东与外方股东共同出资成立的企业,即为中外合资企业,中外
4,22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