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商家解除合同但是假期加工不退货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可能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处罚标准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单处或者并处警告,违法所得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般来说,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微信买到假货商家不给退货处理如下:与商家联系,协商处理,商家给消费者更换正品,或者退货退款;购买未满7日,直接要求退货可以通过举报投诉方式维权;商家售卖假货属于违法行为,可通过拨打消费者协会热线电话进行投诉,或者可以直接到当地工商部门举报;要求赔偿,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权。
-
要求合同不可以要求解除怎么办
合同签订后如果双方均未履行,可以协商解除该合同。合同签订后未实际履行的是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也可以按照当事人的合同中约定的处理方式处理。当事人一方不履
2021.01.03 200 -
有人要求退房但是不退怎么办
无效房屋买卖合同可以退房。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房屋买卖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双方就要恢复原来的状态,也就是合同生效之前的状态,若对方收了钱,可以要求及时退回的。这个及时返还房款可以由双方约定,并没有时间上的限制。一般而言,合同无效,当日起即可以要
2022.04.13 94 -
员工要求加薪但是又拒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如果员工要求加薪,否则拒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先与员工进行协商,告知员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将是终止劳动关系。员工仍然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员工与其劳动关系,还在一个月内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2020.09.05 130
-
假期加工不退货是否可以要求商家解除合同
消法第25条规定了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四加一”情形:消费者定作的商品;鲜活易腐的商品;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以及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
2022-03-24 15,340 -
假期加工不退货可以要求商家解除合同吗
消法第25条规定了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四加一”情形:消费者定作的商品;鲜活易腐的商品;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以及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
2022-04-20 15,340 -
商家不退货不退货怎么办
如果是在收到货7天内,你可以把货发回去,有可能要承担运费。 理由是: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
2022-03-19 15,340 -
合同到期了但是货不能退怎么办
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供应商)与一家超市签合同做事,一年合同到期了,超市找个种理由拖延4个月还没签订新合同,而且口头叫我们继续做下去,合同还在整理.期间有别的供应商来叫退场(已有3次).如果我们
2022-01-08 15,340
-
01:02
不同意解除合同怎么办
一方当事人不同意对方解除合同的,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或者要求其继续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可以依其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另一方当事人若是存在异议,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
2,580 2022.04.17 -
01:17
对方违约了怎么要求解除合同
对方违约了,不一定能够解除合同。具体来说,我国法律规定了,当事人应当通过以下的途径来解除合同:1、与对方进行协商,双方协议解除合同;2、根据合同的约定,单方面行使约定的解除权利;3、根据法律的规定,单方面行使法定的解除权利。而这里所说的单方
1,115 2022.05.11 -
00:58
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
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在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商业信誉,转移财产、抽逃出资逃避债务等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具有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中止履行后
1,50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