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拖欠工资需要劳动仲裁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申请劳动仲裁。 1、申请人应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劳动合同书等有关材料,并预交仲裁处理费。 2、申请人收到受理通知书后,应向仲裁机构提供联系地址及电话,等待处理结果。 3、申请人收到不予受理通知书后,若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裁决生效后,一方不执行,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5.《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
公司拖欠工资只能劳动仲裁吗
公司拖欠工资,员工不是只能申请劳动仲裁,还可以去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去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者直接与公司协商解决。如果协商、调解不成,或者对投诉结果不满意的,则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2022.08.11 298 -
拖欠工资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以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的材料: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部分地区还需要提供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
2020.05.04 649 -
公司拖欠工资走劳动仲裁需要多久时间
公司拖欠工资走劳动仲裁一般需要四十五日。双方因劳动报酬产生争议的,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但不得超过十五日。
2020.08.14 165
-
拖欠工资需要劳动仲裁吗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
2022-02-21 15,340 -
工资拖欠需要劳动仲裁吗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是否要申请劳动仲裁由劳动者自行决定。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先和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搜集证据,去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
2022-05-13 15,340 -
拖欠工资需要劳动仲裁吗?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是否要申请劳动仲裁由劳动者自行决定。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先和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搜集证据,去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
2022-11-03 15,340 -
公司拖欠工资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即使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您可以向当地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您也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劳动仲裁时效为
2022-01-29 15,340
-
01:05
劳动局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
我国为维护劳动者其合法权益而提供的多种司法救济措施。单位拖欠工资,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也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还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直接去法院提起劳动诉讼,追讨工资报酬。对该项制度的规定,有利于为劳动者提供多
1,147 2022.06.22 -
00:59
公司拖欠工资怎么要
在发生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当事人之间最好先行协商解决,在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仍不履行的时候,还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的,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最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659 2022.05.11 -
01:00
劳动仲裁撤诉需要带什么资料
劳动仲裁撤诉需要带的资料,一般只有撤诉申请书。撤诉是原告行使诉讼权利的体现,应当由原告决定是否提出申请。起诉是原告的诉讼行为,撤诉也应该是原告的诉讼行为。被告除提起反诉外,不得为撤诉行为。原告是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撤
2,38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