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一般要多少钱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法及司法解释对构成诈骗罪的数额进行了规定: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五条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对于诈骗罪罚款金额一般是多少要根据犯罪情节来定,具体所要罚的款,会根据所犯罪行的情节严重程度,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我国刑法总则规定了裁量罚金数额的一般原则,即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但对于罚金的具体数额未作规定。
一般信用卡诈骗罪要五千元以上。如果恶意透支信用卡一万元以上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诈骗罪的处罚标准: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
一般诈骗多少钱才构成诈骗罪
诈骗属于侵犯他人公私财物的犯罪,因此无论是在定罪还是在量刑的时候,都是需要实际考虑到诈骗数额的。一般个人诈骗数额要达到3000元以上才能立案。诈骗金额达到2千元即构成立案追诉的标准,如果不构成犯罪标准,而有诈骗行为的,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020.06.28 278 -
诈骗罪一般多少钱会立案
诈骗涉嫌诈骗罪,诈骗数额达到2000元即可立案。如果不构成诈骗罪立案标准,而有诈骗行为的,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等侵犯公私财物行为之一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
2020.01.23 108 -
经济诈骗一般多少钱
经济诈骗罪的罪名有许多,因此其立案金额会根据不同的罪名而改变。如果只是普通的诈骗罪,那么诈骗公私财产在3000元以上的,就会构成诈骗罪,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2020.05.27 180
-
诈骗罪一般多少钱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2022-08-17 15,340 -
一般信用卡诈骗罪要多少钱
一般信用卡诈骗罪要五千元以上。如果恶意透支信用卡一万元以上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诈骗罪的处罚标准: 1、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
2023-03-29 15,340 -
一般诈骗罪要多少钱能立案
诈骗罪3000元钱可以立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千元至1万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
2022-06-03 15,340 -
一般诈骗罪请律师要多少钱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诉讼案件,基准收费标准为5000元/件,上浮最高不超过50%,下浮不限。 二、不涉及财产关系的行政诉讼案件,收费3000元/件。 三、办理刑事诉讼律师收费标准: 1、刑事侦查阶
2022-06-02 15,340
-
00:55
诈骗罪一般要判多少年
诈骗罪量刑,主要看诈骗的数额,法院一般判处最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是无期徒刑。采用碰瓷手段实施诈骗,社会危害性较大;将骗取的部分款项用于赌博,司法机关应酌情予以从重处罚。另外需要注意,骗领工伤、生育、失业、养老、医疗保险或社会保障待遇的;
1,281 2022.04.17 -
01:06
诈骗罪一般判多少年
一般情况下,诈骗罪要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罪的定罪以及量刑标准如下:当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较大,犯罪分子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 2022.04.15 -
00:47
诈骗一般要判多少年
诈骗的量刑首先看是单位还是个人实施,其次看诈骗的数额,量刑最低三年以下,最高是无期徒刑。如果有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诈骗救灾、抢险、防汛、扶贫、医疗款物等;假冒国家机关或者公益性组
1,91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