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传票送到家里后如果不接收会怎么样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于当事人的特殊性,法院送达文书的方式也根据不同的当事人做不同的安排,具体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直接送达 对象:在家的当事人 直接送达是最普遍的方式,一般就是当面送给公民,由其签收了就可以了。 2.留置送达 对象:不肯接收文书的当事人 法院在送达文书时,对方不肯接收的,送达人会采用让见证人见证、拍照记录等方式确定送达。 注意:如果前去送达的时候,遭到对方家属的拒绝的也是一样,可以按照留置送达的方式确定已经送达。 3.委托送达 对象:负责审理该案的法院直接送达文书有困难 如果直接负责审理该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由于地域问题,直接送达文书至当事人手中确已困难的,就会采用委托其他法院送达的方式。 受委托的法院送达文书时,会出具相应的委托函。 4.邮寄送达 对象:当事人住所离法院路途较远 采用邮寄送达的,人民法院会将所送达的文书通过邮政局并用挂号信寄给受送达人。 5.转交送达 对象:军人;被监禁的;被劳动教养的。 (1)受送人是军人,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2)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和劳动改造单位转交; (3)受送达人正在被劳动教养的,通过其劳动教养单位转交。 6.公告送达 对象:当事人下落不明 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为公告期满,视为送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如果收到法院传票不去会怎样
收到真的法院传票不去将会有两种后果: 一、拘传:针对的是必须到庭的被告。 二、缺席判决:缺席情况下,相当于自己主动放弃答辩权利,对于于己方不利的判决结果,不能有效阻止。
2020.05.23 556 -
法院传票不接收会怎样
对法院的传票不接收的,法院可以进行留置送达或选择其他送达的方式。法院可以通过把诉讼文件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如果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经公告送达,即自公告发出之日起经过六十
2020.03.23 184 -
法院传票不接收会怎样
法院传票不接收会有以下后果: 1、传票不接收的,法院会进行缺席判决;如果是要求被告必须到庭的案件,则被告不接传票不到庭的; 2、法院会对其进行传唤,如果经过两次传唤,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则法院会对其进行拘传。 一、民事诉讼的流程如下:
2022.08.07 6,627
-
法院传票送到家里不接收会怎样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于当事人的特殊性,法院送达文书的方式也根据不同的当事人做不同的安排,具体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直接送达 对象:在家的当事人 直接送达是最普遍的方式,一般就是当面送给公民,
2022-03-24 15,340 -
法院传票送到家里不去会怎样
如果拒收,法院可以强制送达,如果当事人下落不明,可以公告送达,具体与承办案件的法官沟通。 可以协议离婚,办理离婚登记到一方户口所在地。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起诉离婚,收集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包括重婚,有
2022-03-18 15,340 -
法院传票到家不接收会怎么样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于当事人的特殊性,法院送达文书的方式也根据不同的当事人做不同的安排,具体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直接送达 对象:在家的当事人 直接送达是最普遍的方式,一般就是当面送给公民,
2022-04-06 15,340 -
法院传票送到家就不接受会怎么样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于当事人的特殊性,法院送达文书的方式也根据不同的当事人做不同的安排,具体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直接送达 对象:在家的当事人 直接送达是最普遍的方式,一般就是当面送给公民,
2022-05-06 15,340
-
01:27
收到法院传票不去会怎么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该规定表明,如果收到法院的传票,且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才可以适用拘传。所以当事人有可能被法院拘传。但是对被拘传人的调
8,245 2022.04.17 -
01:21
收到法院传票不理会怎么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该规定表明,如果收到法院的传票,且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才可以适用拘传。所以当事人有可能被法院拘传。但是对被拘传人的调
4,989 2021.03.05 -
01:44
离婚官司不接收法院传票会怎么样
离婚官司不接收法院传票会怎么样?因为离婚案件涉及到身份关系的解除,所以法律规定,原被告本人必须亲自到场,找代理人出庭,这是不可以的。如果说您是被告,就是不想去法院参加离婚诉讼,法院找不到你,你也不愿意去,这种情况法院会怎么办,法院会依据民事
1,04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