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需要支付双倍工资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你的问题,我看了一下,你所说的问题不是很完善,且有部分事实不清晰,因为在现实中裁判结果与证据有直接关系,你是否有关键性证据,及证据是否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都需要一一核实,我简单给出你如下意见: 1、首先,明确你与单位发生争议的诉求是什么:没签订合同,可以主张未签订合同双倍工资差额,未缴纳社会保险,农业的可以要补偿,城镇户口可以要求补缴。另可以以单位不缴纳社保理由解除,要补偿金。如果是单位单方面辞退你,你需要搜集单位辞退你的证据。未休年假,单位需要给付你未休年假工资。 2、其次,搜集你在单位上班证据:比如,工卡、工牌(最好盖有公章)、工服、考勤、打卡记录、入职表、业务表、银行工资发放记录、与单位通话录音录音应注意明确双方身份,如“李四经理,我张三在海达公司工作了三年……”)、录像、证人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社会保险缴费记录、在职期间还可以通过拍摄工作照、社保局保险对账单、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你办理的暂住证、以办信用卡或申请廉租房为由请单位给你出工作证明、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 3、有了以上证据后你可以与单位协商解决该事件,当然你也可以去人保局的仲裁科去申请确认劳动关系、双倍工资差额、补偿金等诉求,你需要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欠薪和劳动关系等证据、仲裁申请书3份; 4、如果你不会写申请书等,也可以及时跟我们联系,律师可以代写文书、代为出庭。付律师团队,专办疑难劳动争议案例。另外仲裁程序属于司法程序的前置程序,是必经阶段,建议仲裁过程中打好基础,否则一旦涉及司法阶段,不好把控官司。一般经历仲裁立案--开庭陈述举证--裁决,建议谨慎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仲裁申请书撰写没有固定格式,但是应包含以下内容: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仲裁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一样,关乎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是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
-
补签劳动合同需要支付双倍工资吗
补签劳动合同还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2020.10.06 139
-
劳动仲裁双倍工资是双倍吗
双倍工资你应该得到的,还有就是你可以要求非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以你的情况,应该说不只双倍工资。任何案子的胜利,要得到你所期望的结果,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你要有充足的证据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没有证
2022-03-14 15,340 -
要求支付双倍工资仲裁申请书
仲裁申请书撰写没有固定格式,但是应包含以下内容: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仲裁一般是当事
2021-12-16 15,340 -
公司不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仲裁有时效吗
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双倍工资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中止的,自中止时效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
2021-11-06 15,340 -
劳动仲裁双倍工资
双倍工资是基于单位不和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单位于用工之日起的第二个月要双倍支付劳动者工资,由于工资已经发过一遍了,如果仲裁或起诉的话,只能再主张双倍工资的另一半了。也就是说工资已经发过了,现在没有签
2022-01-08 15,340
-
01:04
最高院关于双倍工资仲裁时效
最高院关于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是一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6,053 2022.05.11 -
00:50
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支付几倍工资
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应当支付两倍工资。用人单证招录劳动者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支付两倍工资的时间应当从用工的第二
2,941 2022.04.17 -
01:00
劳动仲裁撤诉需要带什么资料
劳动仲裁撤诉需要带的资料,一般只有撤诉申请书。撤诉是原告行使诉讼权利的体现,应当由原告决定是否提出申请。起诉是原告的诉讼行为,撤诉也应该是原告的诉讼行为。被告除提起反诉外,不得为撤诉行为。原告是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撤
2,34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