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考验期内可以代理律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缓刑考验期内不可以担任代理人出庭。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应当充分保障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利。 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辩护人辩护。下列人员不得担任辩护人: (一)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处于缓刑、假释考验期间的人; (二)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 (五)人民陪审员; (六)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 (七)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 前款第四项至第七项规定的人员,如果是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由被告人委托担任辩护人的,可以准许。 第五十五条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参照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以。判缓刑的人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出国出境是可以的,但需要批准。另外,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还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定,否则的话就有可能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判缓刑的人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出国出境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批准。根据《刑法》第七十五条,【缓刑期间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
缓刑考验期限内可以出国吗
缓刑考验期限内是可以出国的,但必须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此外,处于缓刑考验期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并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2020.02.07 104 -
缓刑考验期内又犯罪还可以缓刑吗
缓刑考验期内又犯罪不可以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同时应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按照数罪并罚原则决定执行的刑期。
2020.08.08 154 -
死刑缓刑考验期内怎么办缓刑考验期满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的处理依据《刑法》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
2020.02.03 259
-
缓刑考验期内已经过了可以撤销缓刑考验吗?
缓刑期间过失犯罪将被撤销。根据我国刑法,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撤销缓刑; 这里没有区分过失犯罪或故意犯罪,所以无论是出于过失还是故意犯新罪,缓刑都应该撤销。
2021-11-11 15,340 -
缓刑考验期内可以出省吗?
缓刑考验期可以出省,但要经过考察机关批准。因为法律规定在缓刑考验期内,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私自离开居住地的,可能会被撤销缓刑。
2023-02-22 15,340 -
缓刑考验期内出境可以吗
1、缓刑期间限制出境。 2、出境需需要经有关机关的批准。法律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
2022-12-30 15,340 -
缓刑考验期内可以出国吗?
缓刑考验期限内是可以出国的,但必须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此外,处于缓刑考验期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并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2023-08-24 15,340
-
00:51
缓刑考验期什么意思
缓刑考验期一般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被判处拘役
1,443 2022.04.17 -
01:05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需视情况而定: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缓刑考验期限内必
506 2023.04.20 -
01:09
办离婚手续律师代理可以吗
在离婚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的,不能通过律师代理办理。我国婚姻登记条例明文规定,离婚登记时,应当由离婚双方本人前往离婚登记机关。离婚行为之所以不允许代理,是因为,一般的无权代理行为有手段可以撤销,或者可以追究代理人的同等责任。但是,离婚行
3,28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