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非法拘禁罪应当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因此,非法拘禁是一种严重剥夺公民身体自由的行为。 处罚 根据刑法第238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犯非法拘禁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非法拘禁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的,从重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法拘禁罪既遂的,刑事责任包括: 1、非法拘禁,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2、如果行为人有殴打、侮辱行为,应当对其从重处罚。 3、如果非法拘禁造成重伤的,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 4、如果非法拘禁造成死亡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行为人有非法拘禁的目的,持续的非法拘禁他人的,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是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非法拘禁行为,只有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因此,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危害大小、动机为私为公、拘禁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非法拘禁行为的性质。
-
非法拘禁罪的刑事责任怎样承担
非法拘禁罪的刑事责任的承担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
2020.04.08 125 -
非法拘禁罪的刑事责任怎样承担
非法拘禁罪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2022.04.17 326 -
非法拘禁罪的刑事责任如何承担
非法拘禁罪刑事责任的承担方法: 1、非法拘禁别人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别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022.03.29 200
-
非法拘禁罪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
非法拘禁罪既遂法院的判刑规则: 1、构成本罪既遂的,法院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存在殴打、侮辱行为的,从重判刑; 2、因其犯罪行为致人重伤的,判处3-10有期徒刑; 3、因
2022-05-15 15,340 -
非法拘禁罪既遂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
1.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殴打、侮辱”,主要是指在非法拘禁的过程中,对被害人实施了殴打、侮
2022-02-12 15,340 -
未成年人犯非法拘禁罪,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如何处罚???
1、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任何情况下,都不用负刑事责任; 2、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负刑事责任。也
2022-03-05 15,340 -
未成年人非法拘禁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非法拘禁他人的,要负刑事责任,按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非法拘禁他人的,一般不构成犯罪,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022-06-24 15,340
-
01:01
16岁犯法承担刑事责任吗16岁犯法承担刑事责任。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行为人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如果行为人是已满十四周岁
1,054 2023.02.18 -
01:13
犯非法拘禁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非法拘禁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非法拘禁连续时间超过二十四小时的,或非法拘禁他人累计三次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2、存在对被拘禁人员实施殴打、侮辱、捆绑等情节的,从重处罚; 3、非法拘禁他人,致使被拘禁
686 2022.04.17 -
00:59
主犯从犯怎么承担刑事责任主犯按照刑法法条的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而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主犯一般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而从犯一般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需
1,1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