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一个月没签劳动合同公司可以投诉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该依法开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不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对于没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申请劳动仲裁,首先应当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通过收集下列证据证明: 1.搜集工资卡、工资存折、工资条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职工花名册。 2.如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保,劳动者可以到社保局网站上,或到社保局打印自己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3.搜集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上岗证”、“外派证”等能够证明职务职位身份的证件。 4.搜集用人单位的考勤记录。 5.同事的证言。 6.搜集载有劳动者名字的用人单位的各种文件。 7.搜集劳动者代表用人单位与其它实体或个人签订的文件等。搜集上述证据后方可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申请劳动仲裁。
试用期一个月内没有签劳动合同的有工资。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并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签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双倍工资,支付双倍工资一般不超过11个月。
-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可以投诉吗?
可以举报。法律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对劳动者的入职保障,如果在入职时,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投诉,以维护自己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020.12.02 484 -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投诉吗
没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县以上人民政府劳动监察部门进行反映和投诉。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2020.12.27 207
-
没签劳动合同一个月可以向劳动局投诉吗
法律没有规定几天内辞职或被辞退可以不给钱;不管有没有签订合同,只要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付出了劳动,产生了价值,于情于理于法都应当给工资。一般正规的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哪怕只有3天,也会结清工资的。用人单
2022-10-07 15,340 -
公司16个月没签劳动合同, 投诉公司能胜诉吗
在公司上班16个月,没签劳动合同,要求双倍工资,投诉公司能胜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
2022-02-13 15,340 -
两个月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投诉吗
这种情况可以要求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你可以到当地的人社局投诉后者直接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
2023-06-18 15,340 -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怎样办,两个月没发工资,可以投诉公司吗,
这种情况可以要求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你可以到当地的人社局投诉后者直接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
2023-06-17 15,340
-
00:58
入职两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入职两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单位要从用工满1个月的第二天,到满一年的前一天,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需要从用工那天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没有跟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那么需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并且需要跟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
6,213 2022.05.11 -
00:52
劳动合同签三年试用期6个月合法吗?
劳动合同签三年,试用期六个月合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可以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可以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可以
5,935 2022.05.11 -
01:02
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没有签劳动合同的话,劳动者有权直接向公司请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定期限内企业仍不签订的,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请求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者在首次用工之日起,就有权请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原则性的规定,并不受一月或一年期限的影响。劳动者首次
2,57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