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双方约定交房日期的有关事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买卖出粗屋注意的问题 要明确的约定交房的时间和延期交房的违约责任 不要只在房屋买卖合同中作简单的约定,租赁合同终止后,卖方交付房屋。还要约定卖方交付房屋的具体时间,以及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因为租赁合同到期后,承租人以各种理由不按期腾退房屋的情况非常普遍,所以这一点我们要注意。 要明确约定租赁合同到期以后,如果承租人未腾退房屋,卖方负有请求承租人腾退房屋的义务 因为就租赁合同而言,卖方是租赁合同的出租方,是租赁合同的相对人;就房屋买卖合同而言,卖方有按期交付房屋的义务。 要明确约定买方保留一部分购房款,待房屋交接后再支付 因为卖方办理完产权过户后,可能人都很难以找到,但是对于正在出租的房屋,卖方的多项义务尚未履行。 未来购买出租中的房屋要分清房屋出卖行使的是所有权,房屋出租行使的是使用权,这两者并不冲突。另外,一定要弄清楚房屋出租和房屋买卖的关系,以及买卖不破租赁,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等规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签了房屋买卖合同但没有约定付款时间,之后买方违约了,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当事人可以依照《民法典》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所以,签订房产合同后,当事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购房者不想买了,则属于违约行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二手房买卖需要详细约定的事项:买卖双方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房屋的名称、位置、价款等情况;验收房屋的时间、标准;付款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
-
房屋买卖无约定期限的双方可以怎么办?
房屋买卖无约定期限的双方可以在签订合同后的任何时间协商约定的时间,签订补充协议,并在期限内履行义务。未在规定时间内履行义务的,视为违约。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仍不能确定合同履行时间的,
2022.04.14 355 -
期房买卖交易注意事项有哪些
买卖期房的注意事项有:核查开发商的五证是否齐全;买期房要注意建筑面积的约定;买期房要约定条件和时限;签约时要注意房屋质量问题;签约时明确物业管理事项;注意约定违约责任等。
2020.12.02 121 -
-
买卖双方约定房屋交付时间约定不明,或约定二手房买卖期限未约定的
以下是产权纠纷怎么处理的查询1、交付纠纷。主要是指房屋过户登记的纠纷和房款交付的纠纷,在一般的房屋买卖合同中都约定房屋和房款的交付方式或时间,但由于有的合同对房屋和房款交付的先后约定不明而发生纠纷。一
2022-02-27 15,340 -
卖房未按约定日期交房,买方可否起诉
《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立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若合同中约定了解除合同的条件,条件满足的,就可以解除合同。解除的方式可以书面通知,也可以向人
2022-11-01 15,340 -
买卖双方约定由买方承担相关税费,买卖双方又约定由哪方承担合法吗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二手房交易的税费中,各项税费由哪一方承担都有相应的规定。但现实情况是,在二手房买卖交易时,税费全部由买方承担的情况居多。税费由买方承担有时候可以作为一种谈判筹码,以达到更低的购房价
2022-03-24 15,340 -
买卖双方约定由买方承担相关税费,买卖双方又约定由哪方承担合法吗?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二手房交易的税费中,各项税费由哪一方承担都有相应的规定。但现实情况是,在二手房买卖交易时,税费全部由买方承担的情况居多。税费由买方承担有时候可以作为一种谈判筹码,以达到更低的购房价
2022-04-01 15,340
-
01:18
二手房买卖注意事项二手房又叫做存量房,价格相对便宜,但相对于一手房来说,二手房交易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在二手房买卖中需要注意多个事项,避免纠纷的产生。第一个就是,必须先关注房屋的所有权,也就是二手房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登记确权。以小产权房为例,小产权房没有不动产权
5,829 2021.04.25 -
01:07
二手房买卖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二手房买卖中的注意事项如下: 1、要查看产权证上的房主与卖房人是否一致; 2、注意检查二手房的质量;如检查房屋有无裂缝、有无倾斜、有无渗漏,检查卫生间、阳台、厨房的排水是否顺畅等; 3、二手房产权证上所确认的面积与实际面积是否相符; 4、验
698 2022.10.08 -
01:05
房屋买卖合同注意事项房屋买卖合同的注意事项: 1、签订合同时,要检查出租人的房产证明以及有效身份证明,确认出卖人身份无误; 2、查看是否有商品房开发的法定手续,包括:立项批准、规划许可、土地使用权证书、施工许可、商品房预售许可、商品房质量保证书和商品房使用说明
61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