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在医院治疗的患者应怎么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事故可作以下处理:一、如没有报警应尽快报警,由交警部门勘查现场后,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承担,先协商,与对方达成一致可以最快拿到赔偿款。二、如果协商不成根据事故认定书以肇事方和交强险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依法向事故发生地法院起诉,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内给予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双方当事人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责任。三、具体的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住院伙食补助费,后续治疗费,营养费,交通费,财产损失赔偿费等,这些赔偿项目要根据你的户籍状况,年龄,工资收入以及伤残等级、事故责任划分等信息明确后计算才能得出。四、建议交通事故发生后应积极保存各类书面资料与票据,如医疗票据、护理人员及复诊转院的交通票据等,如果涉诉所有这些将来都会成为有效证据,来支持您的诉请。打官司打的是证据,只有有充足的证据才能让法院支持您的赔偿请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出现医疗事故后患者最应该做的六件事:第一:封存病历;第二:进行尸检;第三:选择尸检机构;第四:调解协商;第五:选择律师;第六:诉讼解决。
医院给患者造成医疗事故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首先医患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对医疗事故的确认和处理不能达成协议时,应由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之后,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而调解不成的还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
怎样解除交通事故患者治疗的时间限制?
交通事故发生后,对受害人的治疗时间没有限制,根据实际的治疗时间进行计算。此外交通事故的伤情鉴定是可以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经过了伤情鉴定后确定了受伤等级的话,之后的赔偿工作就不会受影响力。
2020.03.30 115 -
患者怎么鉴别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的鉴别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首先由申请者向当地医疗事故技术签定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写明事情发生的经过及时间、地点,提出申请鉴定的理由。并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费。然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听证、取证,并召开医疗事故
2022.04.13 363 -
患者怎么处理医疗事故
患者处理医疗事故时,有三种解决方法。分别是:1、协商。医患双方可以对可能已经发生的损害事实进行商议,对赔偿金额和其他事宜达成一致;2、在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主持下,由专家对医疗损害的事实作出鉴定,明确责任并对赔偿等作出结论;3、诉讼。针对发
2022.04.13 326
-
交通事故受害人在医院治疗期间患者应该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可作以下处理: 一、如没有报警应尽快报警,由交警部门勘查现场后,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承担,先协商,与对方达成一致可以最快拿到赔偿款。 二、如果协商不成根据事故认定书以肇事方和交强险保险公
2022-02-18 15,340 -
交通事故受害人医院不陪患者治疗怎么办
交通事故可作以下处理: 一、如没有报警应尽快报警,由交警部门勘查现场后,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承担,先协商,与对方达成一致可以最快拿到赔偿款。 二、如果协商不成根据事故认定书以肇事方和交强险保险公
2022-02-17 15,340 -
患者脚关节扭伤,在医院治疗,扭伤没治好,是医疗事故吗?
属不属于医疗事故需要经过鉴定后才能确定。如果该诊所给你造成轻伤以上的,涉嫌。
2022-10-02 15,340 -
交通事故受害人在医院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后患者应该怎么处理呢
交通事故可作以下处理: 一、如没有报警应尽快报警,由交警部门勘查现场后,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承担,先协商,与对方达成一致可以最快拿到赔偿款。 二、如果协商不成根据事故认定书以肇事方和交强险保险公
2022-02-17 15,340
-
01:04
交通事故发生怎么索赔除医疗费以外的事情交通事故发生,索赔除医疗费以外的赔偿的方式如下: 1、通过协商的方式,获得相关赔偿; 2、通过申请交警介入调解的方式获得赔偿; 3、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方式,诉求相应赔偿。 具体赔偿项目如下: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
1,263 2022.05.11 -
00:54
交通事故伤者出院后怎么协商赔偿交通事故伤者出院后协商赔偿的,要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伤残等级鉴定书,再与对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只能诉讼解决。交通事故索赔都要以证据为依据,为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权益。出院后伤者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事故认定书;2、对方的驾驶证、身份证复
3,402 2022.05.11 -
00:54
医疗事故怎么维权发生医疗事故后,被害人有以下几种维权方式:第一,医患双方平等协商处理,并制作协议书,在协议书上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等事项,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第二,被害人还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处理,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
2,28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