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户口迁出后如何获得征地补偿款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户口迁出后,农村老家房屋拆迁怎么补偿 将户口从农村迁出后,不再享有农村经济集体的权益。但房屋是当事人所有的,拆迁房屋可以获得相应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六条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二、农村房子拆迁如何赔偿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包括两大部分: 1、对宅基地的补偿:标准一般会参照耕地补偿标准计算,也有的地方按政府公布的区域基准地价为标准。 问题:由于我国对集体土地禁止市场交易,导致其补偿价格与国有土地相比低太多,这也是导致征地拆迁矛盾的制度性原因。 2、对房屋的补偿:标准一般是房屋重置价,扣去折旧,重置价由于不包括土地市场价值,仅仅是材料费和建筑人工成本,因此每平米也就几百元,超过一千元的算多的。 问题:另外对房屋补偿还有关于合法面积的问题,由于农村房屋没有房产证的很多,对合法面积认定大多会考虑人口因素,总面积减认定的合法面积后其余多出的面积补偿价格会更低。如此一来,农村房屋的补偿相对于国有土地上房屋的补偿就很低了。往往会导致拆迁后的居住条件还不如拆迁之前的。 当然也有的地方政府将列入城市规划区的农村房屋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但可惜为数不多。
-
已迁出户口能否获得征地补偿
已迁出户口不能获得征地补偿。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可以获得征地补偿款,如果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将户口迁出的,不能主张征地补偿款。土地补偿费用是因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而给予的经济补偿,只有具有成员资格的
2022.11.07 116 -
已迁出户口能获得征地补偿吗
已迁出户口不能获得征地补偿。 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身份证明。 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记载的事项有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亲属、婚
2022.07.02 222
-
农村户口迁出后, 征地补偿款如何分配
征收集体未承包到户的集体土地,按土地面积根据国家标准给予补偿,所获补偿款按村集体组织成员的人数在村集体内部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决定分配,这种分配必须是有本村户口才行,即属于村集体组织成员;
2022-03-17 15,340 -
户口迁出后能获得征地补偿款吗
农村居民把户籍迁出,在迁入地没有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己在原集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转让或交回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的土地被征收时,可以获得补偿款。
2022-05-22 15,340 -
户口迁出后能否获得征地补偿款?
1、户口迁出后不能获得征地补偿款。 2、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可以获得征地补偿款,如果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将户口迁出的,不能主张征地补
2023-01-08 15,340 -
户口迁出后能否获得征地补偿款
1、户口迁出后不能获得征地补偿款。 2、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可以获得征地补偿款,如果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将户口迁出的,不能主张征地补
2022-10-12 15,340
-
01:32
农村户口迁出后宅基地如何处理
农村户口迁出后,宅基地的处理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全家没有全部搬出村庄,这种情况下乡村的宅基地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因为国家实行一户一宅的制度,即以户为单位。比如,孩子搬到城市,父母的户口还在村里,这样的父母仍然是村集体的一员,这时父母仍然有宅基
23,817 2022.04.15 -
01:32
承租农村土地修建厂房拆迁能否获得补偿
承租农村土地修建厂房拆迁可以获得补偿的,但是不能要求政府支付土地补偿费,可以要求退还土地租金,因为土地是租赁的,不是由其所有的,土地补偿费应当支付给土地所有人。至于租赁土地上的厂房,被政府拆迁了的,被拆迁人可以要求政府支付补偿。补偿的内容包
1,627 2021.04.25 -
01:15
外嫁女能获得征地补偿吗
外嫁女不一定能够获得征地补偿。如果外嫁女的户籍仍在本村,同时本人依然在本村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话,就能够享受征地拆迁的补偿。具体来说,外嫁女要参与分配娘家村集体所取得的征地补偿,需要结合自身的户籍信息、日常生活和生产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3,45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