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是否会保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司法机关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会保护个人信息,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为他保守秘密。这种保密义务,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有可能贯穿刑事诉讼活动始终,甚至延续到刑事诉讼结束之后。对证人的身份和作证行为,只可能在侦查、起诉阶段为其保密,一旦到了审判阶段,即无法为其保密。这是因为,在我国,证人不能匿名作证。《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报案、控告、举报的形式及要求】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第四十九条【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保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安机关对举报违法犯罪行为的举报人的信息依法是必须保密的。报案人不愿意公开自已的姓名和报案行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受案登记时注明,并为其保密。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秘密进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
-
举报乱建房对举报人保密吗
举报乱建房对举报人保密。公安机关对举报违法犯罪行为的举报人的信息依法是必须保密。让举报人留电话和姓名是为了让职能部门联系举报人,更好的解决问题,或者是可以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电话姓名查询举报人之前有没有反应过此问题,怎么解决,也是因为更好的帮助
2021.12.13 1,175 -
投诉人举报人会保密吗
打举报电话不需要要求匿名才会保护举报人的个人信息,政府人员故意向被举报单位泄露举报人信息,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违反举报人保护规定,故意泄露举报人姓名、地址、电话或者举报内容等,或者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被举报单位的,或者应当制定举报人保护预
2020.01.17 1,135
-
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和举报人是否保密?应该保密些什么行为?
司法机关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会保护个人信息,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为他保守秘密。这种保密义务,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有
2022-03-03 15,340 -
举报赌博会不会对举报人保密
打110举报赌博不会泄露举报人的号码。举报电话以及举报人的多有个人信息都是有法律保护的,无论什么单位和个人都不可以泄露,泄露是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衷
2022-10-14 15,340 -
举报赌博会不会对举报人保密?
打110举报赌博不会泄露举报人的号码。举报电话以及举报人的多有个人信息都是有法律保护的,无论什么单位和个人都不可以泄露,泄露是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衷
2022-11-08 15,340 -
上门举报赌博会不会对举报人保密?
打110举报赌博不会泄露举报人的号码。举报电话以及举报人的多有个人信息都是有法律保护的,无论什么单位和个人都不可以泄露,泄露是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衷
2022-11-20 15,340
-
00:55
酒驾过了三天有人举报会怎样酒驾过了三天有人举报,交警可能会因为没办法获得体内酒精含量的证据,而无法进行相应的处罚。一般情况下,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
8,254 2022.04.12 -
00:52
立案后报案人可以撤案吗立案后报案人一般不可以撤案。除非是自诉案件,就可以撤案。公诉案件属于国家行为,报案人无权撤销,公安机关在不符合法定撤销的情况下,不得随意撤销案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案件属于刑事自诉案件: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
3,411 2022.05.11 -
01:10
有人举报我违规建房怎么办有人举报自己违规建房的处理办法如下: 1、了解清楚被举报违建的原因,是否属实; 2、如果属实,那就没有办法,主动找到主管单位,承认错误,然后把损失降到最低,该拆拆,该清理清理,不要有侥幸心理; 3、如果不属实,那么要拿出可靠的证据,并了解别
8,355 2022.04.12